-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狱中书简(节选) 罗莎.卢森堡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背景识记生字、 生词。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主旨,品味作者感情。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逆境中也要坚强乐观。 “书简”即书信,本文是作者在1916年7月至 1918年10月在狱中写给李卜克内西的夫人宋儒 莎的信札(zhá)之一。 题目解说 作者及时代背景 罗莎·卢森堡(1871-1919), 德国共产党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是 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著名领 袖,出生于波兰犹太商人家庭,中学毕业后参加波兰革命运动。1919年1月 德国柏林工人起义失败后,由于叛徒告密,卢森堡惨遭杀害。列宁称 她是“世界无产阶级国际的优秀人物”,“国际社会主义革命的永垂不朽的领袖”。 罗莎·卢森堡坚决反对德国社会主义民主党右翼领袖的政策,投身到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斗争中,因而多次被捕入狱。《狱中书简》这一封信是1916年7月 ------1918年10月,她在狱中 写给朋友宋儒莎的。 作者及时代背景 重点字词 信笺( ) 战栗( ) 踱步( ) 飒飒( ) 鸫鸟( ) 鸣啭( ) 蓦然( ) 阴霾( ) 霹雳( ) 奄奄一息( ) 万籁俱寂( ) jiān l ì duó sà dōng zhuàn mò mái pī l ì yǎn lài 词 语 理 解 扶疏: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 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烟、尘等微尘而形成的混浊现象。 战栗:战抖。 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非常微弱。 哑然失笑:禁不住笑了起来。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默读课文,概括内容,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阅读感知(一) (边读边圈、点、勾、画) 注意文中的时间线索,如: 上午我…… 下午我…… 六点钟我…… “拯救了这条生命我多高兴啊”,从这句话中你感受 到了什么? 生命的激情 对自由的渴望 对弱者的扶助、关爱 对生命、生活的珍爱 阅读感知(二) 勾画出“杨絮飘飞”景象的句子,想想这场景表现了什么? 白杨树的花那亮丽、自由的生命,白杨树种 子那顽强的生命力,让作者感到振奋,进一步体 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沉醉”。 阅读感知(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 夏明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拓展链接 你知道哪些关于英雄慷慨就义的诗句? 指出文中表现出“生命的沉醉”的美好感觉和赞美 生命力的相关重要语句,文中出现的“生命”现象都是 花、鸟、虫、木,这些跟人有什么关系? 这些生命现象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生活和自由的 美好感觉、激越情怀、热烈向往和热情赞美,尤其表 现了她的乐观精神和坚定信念,表现了一个女革命家 特有的激情、坚贞、优美、精致的情感品质。可以说, 文中的花、鸟、虫、木等自由自在的生命现象,正是 作者高尚情感的写照。 合作交流(二) “它要压倒雷声,唱亮昏暗”是鸟的感觉还是人的 感觉?作者失去人身自由,为什么文章没有阴郁的感 觉? 用拟人的手法,表现的是人的感觉。 首先,文章的基调是愉悦和美的。 其次,作者虽身陷囹圄,却能正视失去自由的 现实,其愉快情调更显得高贵高尚。 细部探究(一) “夜莺的歌声像灿烂的银光”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为什么可以这样形容?你能仿造出这样的句子吗? 比喻和通感。特别是通感,将听觉转化为视觉 形象,给人鲜明豁亮的深刻印象。 一是在铅灰、艳紫的昏暗天色背景下,同为视觉形象, 对比鲜明。 二是在昏暗阴森的氛围中,夜莺毫无畏惧的啼唱,给 人特别亮丽耀眼的感觉。 三是用银光闪闪辉耀形容革命者面对黑暗显得格外灿 烂夺目。 细部探究(二)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收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举例: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具身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与应用技术.pdf VIP
- 具身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具身智能大脑,人形机器人发展.pdf VIP
- 半导体外延工艺技术发展趋势.pptx VIP
- 离散制造数字化智能工厂解决方案.pdf VIP
- 2025年度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策略.docx VIP
- GB∕T 1355-2021 小麦粉 GB∕T 1355-2021 小麦粉.pdf
- 欧洲人的标准 EN10088-1-2005-Eng.pdf VIP
- Panasonic XQG70-E70XS E70GS E70GWwashing machine Manual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函数的定义与函数的性质.pptx VIP
- 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养老机器人,AI养老.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