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 考点跟踪突破19 说明方法与语言.docVIP

【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 考点跟踪突破19 说明方法与语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点跟踪突破19 说明方法与语言 一 2016·济南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①“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2015年10月5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1878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190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使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献给世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神药”青蒿素的。 文章主要从青蒿素的提取之困难、形态和治疟原理、治疟效果显著和局限不足等方面来写的。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点题,与题目呼应,为下文做铺垫,统领全文,引起下文。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表现了青蒿素治疟的效果显著,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4.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化。 人工合成青蒿素的研究回报率极低,虽30多年的合成研究,但仍无过多进展,“目前”表现了人工合成青蒿素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 2016·平顶山二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北宋以来,瓷业昌盛,各窑口相互竞争,汝窑印花青瓷工艺,传遍四方。汝瓷的装饰,丰富多彩,在民间备受欢迎,所以各地竞相仿制。从目前考古调查获知,河南地区宋元以来为民间烧造青瓷的窑口,有原汝州地区的临汝窑、鲁山窑、宝丰窑、郏城 即今郏县 窑,还有许昌五楼村窑,禹县 ②然而由于汝窑为宋皇宫烧制御用瓷器,不仅造价高,且受到许多限制,所以产量不大,而民窑系统,则得以较大发展。特别是汝瓷的印花装饰,颇受民间喜爱,所以各地窑口也广为运用这一传统技法,烧造出各有特色的代表作品。从北宋河南各地窑口烧造的青瓷观察,有其显著的演变发展过程,如北宋早期的碗、盘装饰简单,多唇口。在碗、盘的内壁往往用凸线纹分成六等份,外壁刻以简单的直线纹。北宋中期的碗、盘等纹饰简练、奔放,内壁多刻画牡丹花纹,外壁刻缠枝牡丹、折枝叶纹和莲瓣纹。有的瓶身刻满花纹,或刻篦结合,纹饰生动有力,具有较高的艺术效果。由简单的水浪发展到海水游鱼、鸳鸯戏莲、海螺浮于水浪之中,以及婴戏、水鸭、荷花、把莲等富有生活气息的图案等等,均属于北宋晚期特征。 ③各窑不仅在制作工艺上各显其能,而且普遍注重装饰技法,一则保持了汝窑的工艺传统,同时也创造了各自的艺术风格。特别为了赢得信誉,各窑还创立牌号,互相竞争。常以姓氏为标记的碗铭作为标记,以招徕顾客,而一旦成为名牌产品,各窑又竞相仿制。如“吴”姓碗铭,在临汝、宜阳、新安窑皆有之,“同”字在宜阳、新安窑共存。另外,临汝窑的“童”字,宜阳窑的“吉”字和“思”“划”字,新安窑的“杨”“惠”“张”字,以及内乡窑的“田”字等众多姓氏出现,就反映了各窑口之间在创立牌号上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为打开销路,出现了激烈的商品竞争,从而刺激了产品质量相继提高。所以汝窑的印花青瓷,从创烧以来,便成为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