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文字-香港教育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戰國文字-香港教育城

秦的統一 春秋戰國之際,社會發生劇變。賦稅制度方面,「履畝而稅」的「徹」法代替「助」法,這一變革使諸侯國掌握大量財富,可以通過俸祿聘用可自由任免的官僚來管治人民,消除貴族世卿和大小王國,國君可從游士中選拔人才,逐步形成了集權式的官僚體制。經濟方面,戰國後期,由於鐵器在農業和手工業上的廣泛應用,再加上水利灌溉工程的興修,大大增加了生產。農業和手工業發展的結果,促進了商品的交換,加強各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繫。而各地間日益密切的經濟關係構成政治上統一要求的基礎,且形成一股廣泛的思潮。戰國時代百家爭鳴,學派不同,但許多人都主張統一。例如孟子「定於一」,荀子「四海之內若一家」,韓非的專制集權思想,都是統一要求的表現。統一已成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最有條件來完成統一事業的是秦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全國廢分封,置郡縣,並且成立了一個由皇帝直接控制的官僚行政機構,從此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這一制度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對中國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繼承商鞅以法治國的精神,又採納李斯的謀劃,實行「法治」,並由此頒行了一系列統治措施,旨在以由皇帝直接控制的官僚行政機構與中央集權制度管治人民。他的一套所謂「法治」與西方式的法治制度有沒有共通的地方?抑或是另外一套完全不同的管治方法? 秦始皇完成了統一大業,同時也奠定了此後中國二千多年的中央集權制度,對民族、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有說秦始皇開創了中國統一的局面,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積極的貢獻。然而他的政治、軍事活動或經濟文化政策,有批評說始皇只是為了鞏固和加強以他為首的皇權統治,而不是為了促進歷史的發展或謀求人民的利益,應當加以批判。此外,秦始皇「焚書坑儒」,重賦苛刑,以致「丁男被甲,丁女轉輸」(《漢書?嚴安傳》)、「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養,道路死者相望」(《史記?主父偃列傳》),難怪當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時,「天下雲集響應,嬴糧而景從」(《史記?秦始皇本紀》太史公曰引賈誼《過秦論》)。而後世對秦始皇的評價,亦有褒有貶,極具爭議,值得深入討論。《史記?平準書》:「漢興七十餘門之間,國家無事,非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餘貨財。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漢武帝即位,憑藉優越的條件,一改以往的消極政策,實行加強皇權,並革新官吏選用制度,提拔士人,尊崇儒術。漢初七十多年的「黃老之治」,讓人民休養生息,為漢武帝時期奠定了一個充裕經濟基礎。然而,漢武帝的積極外交政策、大興營造宮苑、遊幸封禪,將前朝積累下來的資財消耗怠盡。為了彌補國庫上的損失,於是推行了新經濟政策。漢武帝雖然帶領西漢進入強盛時期,但是武帝連年對外用兵,軍開支浩大,於是徵收重稅,民不堪命;加上土地兼併嚴重,造成貧富懸殊的現象。到西漢成帝、哀帝、平帝三朝,政治更日形腐敗,民心遂然思變。 漢代流行「五德始終說」,相信「漢歷當終,新王將興」,於是社會改革的呼聲響起。王莽遂利用這股迷信的潮流,製造篡漢的機會,終於建立新朝。東漢光武帝建立政權後,革除王莽時期的弊政,出現了光武中興,其後的明帝、章帝仍能維持鼎盛的國力,政治清明。然自和帝開始,歷朝君主大多短壽,新主即位,每由太后臨朝稱制,引用外戚輔政;君主長大後,不滿外戚之弄權,轉用宦官奪權。自此,二者交互專政和相互鬥爭,形成東漢一朝的政治特色。東漢外戚與宦官的爭權造成政局動盪不安,官僚與士大夫對此深表憂慮。戚宦為擅權而把持選拔的大權,堵塞了士人為官的途徑。另一方面,士大夫中正直及激進分子,與太學生品評人物,議論朝政,形成輿論力量。這幾方面的原因終導致黨錮的出現。黨錮對東漢的政局影響甚大,宜留意黨錮形成的因素,以及透過其時發生的事件,分析集團間的鬥爭情況。學者對黨錮的意見,嘗試評價這些事件。 學習重心:秦統 戰國七雄形勢圖 建議討論問題: 根據資料一的地圖,戰國時分佈在東、南、西、北方位的是哪些國家? 和今日中國的版圖相比,戰國時期各國的疆域有多大?在上分佈了約多少個國家? 根據資料一的地圖,試找出以下各項: 七國的國都位置 族(匈奴)的位置 當時的主要水利工程 戰國所用的「文字」「貨幣」 齊 楚 燕 韓、趙、魏 秦 馬 魚 族 公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北京:中華書局,1998),頁363、389及407-408。 齊 楚 燕 韓 趙 魏 秦 圖片 錢幣上的文字 「安陽之法化」 「杜幣當釿」 「安陽」 「平陽」 「離石」 「崤一釿」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