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整理
                    2015年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考试
曹植:谢灵运称曹植才高八斗;《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丕:代言体《燕歌行》
左思:咏史诗8首,《三都赋》“洛阳纸贵”
北地三书:水经注、洛阳伽蓝记、颜氏家训
元嘉三大家:鲍照、谢灵运、颜延之
谢朓“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7、《归田赋》标志着抒情小赋的兴起。
名词解释:
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后来固定为两个含义:一是诗歌体裁,二是诗歌总集的名称。
就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开创的,以楚地民歌为基础的一种新诗体,以屈原为其代表诗人,《离骚》为其代表作品,故又称“骚体”。楚辞地域文化色彩浓厚,善于铺排、夸张、渲染,具有浪漫主义气质。
就诗歌总集来讲:它是西汉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而成,继《诗经》后对我国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六义:
《毛诗大序》总结了《诗经》的艺术经验把《周礼》中的六诗说发展为六义说。
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以及“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诗经中有十五国风;“雅”即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分为大雅、小雅;“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赋”是铺陈直叙,即把思想感情以及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做比喻;“兴”即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
散体大赋:
是综合诗经、楚骚、纵横家之文等诸多样式而成的有韵散文,在汉武帝时期非常兴盛。内容上主要是歌功颂德,它鸿篇巨制,采用问答的形式,以叙事状物为主,辞藻繁复。代表作品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枚乘的《七发》。
乐府:
乐府是管理音乐的宫廷官署,始于秦代,汉武帝对乐府加以扩充和发展。它主要负责搜集民间歌谣;制作祭祀乐歌;训练乐工;制定曲谱等。魏晋以来,把这一机构保存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了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代表作品有《东门行》、《上邪》等。
《史记》互见法:
“互见法”又称旁见侧出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分为有无互见法和详略互见法。互见法能避免重复,通过将相关传记联系起来,体现出史记中人物的多方面特征。如:《项羽本纪》集中写项羽光辉的一面,而将他的弱点和缺点放在了《高祖本纪》和《韩信列传》。
建安七子:
“七子”最早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千、阮瑀、应瑒、刘桢这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他们皆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的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著名作家,其中以王粲和刘桢成就最高,王粲被称为“七子之冠冕”。
简答题:
结合作品简要说明《诗经》结构和语言上的特点
结构主要是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
《诗经》中不分章的作品只有34篇,即《周颂》和《商颂》里的篇,其余271篇都分章。分章中的重章篇有近七成,可见重章是《诗经》的一大特色。
(1)整篇中同一诗章重叠,如《芣苢》,只变换少数几个词,来表现动作的进程和情感的变化。《诗经》中也有一篇之中的两种叠章,如《郑风·丰》,《周南·卷耳》。《诗经》的叠句,有的在不同诗章里叠用相同的诗句。
(2)字词虽变而意义相同。如《关雎》的最后两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里这类同义复沓的重章之歌较多,其回环往复的咏唱,有力地加强了抒情效果。
(3)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如《采葛》,恋人相思的情感,随着三月到三秋再到三岁的夸张抒发,层递而进,越来越浓烈。
二、语言形式生动形象,丰富多彩,往往能“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文心雕龙·物色》)。
(1)《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但用四言的诗篇有140篇,不用四言的仅有6篇)
(2)节奏、用韵具有天然的美感。诗篇韵律不费雕琢,出于自然。(a一章一韵,隔句押韵 b句句用韵 c一韵到底 d换用两韵 f少数无韵)
(3)大量运用叠字和双声叠韵的连绵词。
A叠字,又称为重言。如《小雅·伐木》,以“丁丁,嘤嘤”摹伐木,鸟鸣之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霏霏”状柳雪之态等。
B《诗经》中双声叠韵运用很多。既穷形尽状,又朗朗可诵。双声如“参差”“踊跃”等,叠韵如“委蛇”“差池”等,还有双声叠韵用在诗的第一字第三字或第二字第四字上。如“如切如磋”(《卫风·淇奥》),“爰居爰处”(《邶风·击鼓》)。
C语气词的运用也特别引人注目。用在句中或句尾,方式灵活,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而且也能恰如其分的表达语气和情态。国风中就用了很多语气词“兮,之,思,乎,而,矣,也”等,这些语气词在雅,颂中也出现过,但不如国风中的多。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