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标准化栽培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药标准化栽培技术

山药标准化栽培技术 一、土壤的选择和整地 1、土壤的选择:选择好田块是丰产优质的基础。一是要注意土壤的PH值,适宜的PH为6—7之间,过酸和过碱都不适宜种植;二是要选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向阳、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壤土;三是必须实行轮作,有条件的一般至少3年轮作一次,否则易发生茎腐病和根结线虫病;四是土壤中不能混杂有直径3厘米以上的石块,否则块茎分杈严重,根形不美,会降低商品价值。 2、整地:山药生长喜湿,又忌涝,根据南方多雨气候以及块茎向下生长的特点,山药需起垄栽植。种植山药要求提前做好整地工作,宜在上年冬至前后(12月底)进行翻土晒白,使土壤经过霜雪分化而疏松。在春分前(3月中旬)抓紧在晴天做好整地工作。整地时按0.8—1.0米的行距挖种植沟,沟宽20-25厘米,深60厘米左右。挖起的松土可仍堆放在沟中。沟两边的土块要进行打碎,并与充分腐熟的厮肥拌均,把种植沟堆成高垄,使种植沟的松土层达80厘米以上。 二、山药种植技术 1、用种准备:种植山药,多以块茎进行繁殖为主。要选择粗细均匀,无分杈,无破损,无病虫害的块茎作种,一般每亩500—600斤。切好的种茎使用800倍使百克药液消毒,凉干后催芽。 2、种植时期:一般是春种,一般在春分3月至谷雨5月期间种植。为了达到提早出苗、早上市、提高产量的目的,可采用地膜覆盖的保温方法进行栽培。 3、种植方法:采用“打孔”栽培技术种植。单行法种植山药一般行距0.8—1.2米,株距0.25米(包括作种块茎长度),亩植2500—3300株。选择晴天用锄头在山药垄(畦)中央开浅沟,用打孔机钻孔打洞,在浅沟上按0.25米左右宽的株距进行打孔,孔深1米—1.2米,孔直径6—8厘米,打孔后及时填充生物质填充物。把山药块茎切成7厘米左右长的种段(粗的可短些,细的可长些),按同序平放种段。注意把种段的头部放置洞边,以便以后块茎生长时能沿洞壁向下伸长,而使块茎形状长、直、不弯不分杈。下种后盖一层薄细土把种薯盖住,上面再用腐熟牛栏肥复盖一层即可。切忌用未腐熟猪、牛栏肥复盖,以免块茎产生硬皮或黑皮。 三、科学地进行支架、理蔓和整枝 山药茎蔓不但长,而且纤细脆弱,所以必须插立支柱让其缠绕生长。支柱可利用小茎竹或小杂木棍,直径2—3厘米,长2.5米以上,插入土20—30厘米。每4株插一根,每亩1800根左右,质量好的架材可连用2—3年。在下种后幼苗出土时就要插好,以便苗出土后,就能缠绕其生长,幼苗出土后,如有未上支柱的要及时引导上架,防止满地爬或茎蔓缠绕成团。 每块种段植入土中,只准许1个芽萌发形成1个植株,若出现2个以上植株时,应将弱的及时抹除。否则,1块种蔓维持2—3个植株生长会影响茎蔓和块块茎的生长,同时还会出现1块种蔓产生多条小块茎的现象,影响品质和产量。 四、及时中耕除草 山药出苗后,生长很快,中耕除草要在早期进行。要求浅耕,只将土壤表面锄松即可。在山药生长过程中,一般杂草的生长也很旺盛,为避免杂草争夺养分,应及时清除,注意不要损伤山药根系。对靠近植株旁边的杂草要用手拔,对行间、沟边的草,可于晴天进行耕锄,待杂草晒干后连锄下的土培到畦垄上。 五、水分管理 山药叶片正反两面均又很厚的角质层,抗蒸腾作用较强,所以比较耐旱。春季雨水多,无需专门浇水,但要及时开好排水沟,特别是地下水位高的田块。七、八月份高温干旱季节,正是地下块茎迅速生长期,需要较多的水分。特别是当气温高于38℃,土壤又干燥时,会造成茎叶萎蔫,严重影响地下块茎的生长,所以要进行灌水防旱。灌水以保持垄畦土壤表层有一定湿度为宜,在旱情出现时,有条件的平槽田应隔l0天左右灌一次跑马水,以保持土壤湿度,降低田间温度,保证山药正常生长。灌水应在傍晚进行,水量要最大,最好能在2—3小时内灌满后立即排掉(畦顶水灌不到的地方可人工浇湿),最迟第二天早晨应将水排干,不能让田间过长时间浸泡水,否则会影响地下块茎的生长。 六、合理施肥 要使山药获得高产,首先要培养健壮的茎蔓,生长前期就要使地上茎蔓迅速生长,使其生长健壮,增大光合面积,促进块茎的生长。因此,要进行合理施肥。 l、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用量2000公斤。可用腐熟猪、牛栏肥或沼渣,在整地的时候与表土拌均,堆于畦(垄)顶20—30厘米处。生产上大面积栽培时往往有机肥不足,也可在下种时,在种块茎上盖一层细土后,再把腐熟牛栏肥复盖于种植沟上。 2、追肥:山药幼苗出土后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主要靠种块茎储藏的养分供给。此后,则要依靠吸收根从土壤种吸取养分。追肥时氮素不能过多,否则会造成茎叶徒长,叶片大而薄,互相遮阴,块茎生长量减少,抗病性减弱,因此氮肥施量要适中。种植后30天第一次追肥,亩用50公斤3个17NPK含量的史单利复合肥作追肥,采取点施,施于苗与苗之间,施后小培土一次,盖住肥料;种后90天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