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淮上与友人别》教案 语文版
《淮上与友人别》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淮上与友人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两首送别诗,体会传统送别诗哀怨凄苦的情感、委婉缠绵的诗风,以及王勃开阔的胸襟、豪壮的诗风。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学会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在送别主题古诗的对比学习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表达的深厚的友情,感受王勃豁达的气质胸襟,接受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熏陶。
2学情分析
1、学生在小学时学过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并对其中的“柳色新”和“劝君更尽一杯酒”有深刻的印象,讲课时可以唤醒学生记忆,帮助学生理解。 2、年代久远,初一的学生自身文化积累不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让学生课外根据注释解释诗歌,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提高古诗的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反衬等一些古诗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淮上与友人别》。
一、以情导入,整体感知
1、课前.播放歌曲《长亭外》。
师:同学们听,这首歌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很美,忧伤)你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吗?(《长亭外》),音乐描绘的就是两个人伤心离别的情景。
2、你有没有分别的经历呀?说说你当时的心情。
3、同学们,你知道吗?在一千多年前的一天,唐代的大诗人郑谷也是怀着同样的心情和自己的好友分别的,为了永远地记录自己这片惜别之情,他还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作——《淮上与友人别》。
4、请同学端好手里的教材,注意,仔细的读上两遍,第一遍,可以借助工具书和注释,争取把字音读准。第二遍,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争取把它念的通顺流畅。
5、(幻灯出示古诗。)好,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里有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读错。
二、理解诗题,把握诗境
1、两诗相同之处?(让学生自由发言)
2、介绍背景资料:送别诗,它是古诗中很重要的一类。中国古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送别诗呢?那都是因为古代文人有种特殊的生存状态,叫“宦游”。 (出示幻灯片介绍) 3、分别之后,将往何方?——出示幻灯片介绍秦、潇湘、蜀州(即五津),让学生对路途的险阻、交通不便有感性认识。
4、过渡:诗人与友人即将分别,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学习《淮上与友人别》。
1、朗读《淮上与友人别》,感受诗人的情怀。
2、用诗中的词语来概括诗人“与友人别”时候的心情(“愁杀”或“愁”)
3、读“杨花愁杀渡江人”,理解忧愁痛苦的情感。
4、那么诗人又是怎样来渲染这种浓浓的忧伤的呢?是什么样的景物激起他们离别的伤感?
(1)杨柳、杨花 展示杨柳、杨花的幻灯片,引导想象,反复朗读“杨柳春”,体会让人陶醉的迷人春景。
(2)诗人郑谷通过描写令人愉悦的明媚春景来表现与友人离别的痛苦。把美丽的春景与离别的痛苦放在了一起,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对比反衬)
(3)送别诗为什么喜欢提到“杨柳”呢?(出示幻灯片介绍):柳树速长,折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朋友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纤柔细软的柳丝象征着情意绵绵;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
5、杨柳依依,恋恋不舍,伤感不已之时,这对即将分别的友人又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呢?(笛声、离亭)幻灯片介绍笛声和离亭(都是送别的象征)
6、朗读“君向潇湘我向秦”,体会真挚的友情。
(二)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过渡:王勃的送别情怀又是怎样的呢?
2、分析写景句:城阙与风烟的对比,流露出惜别之情。
3、诗人是怎样处理这种离别的不舍呢?(安慰对方)怎样安慰对方:
(1)朗读后三联。
(2)为什么强调“同是宦游人”?
(3)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体会诗句中的昂扬奋发。
4、设想你是杜少府,你现在听了王勃的这些话,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四、对比参读,感悟升华:
1、同样的送别诗,一首表达的是令人肝肠寸断的痛,里面只有涟涟的泪水和无尽的哀伤,另一首却在宽慰好朋友的同时,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真是一样送别两样情啊。当这两首送别诗同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对比一下里面不同的情感,你又有何感受?
2、别离之苦是文人墨客笔下的永恒主题。诗人王勃却能以自己的豪情给予朋友信心,写出这样昂扬向上的诗篇来。在现代社会,我们要学习,要生活,有时也会遇到与好友分别这种事情。怎样处理呢?相信同学已经有答案了。
3、欣赏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
五、布置作业
1背诵与默写诗歌。
2课后收集以离别为主题的古诗,比较这些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并与同学互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上科学期末评分标准.doc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2课《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贝尔发明电话的故事拓展资料 川教版.doc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2课《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莫尔斯发明电报的故事拓展资料 川教版.doc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3课《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练习 川教版.doc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6课《初步使用计算机》教案 川教版.doc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6课《初步使用计算机》帮组材料1 川教版.doc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1.2 修饰文章教案 泰山版.doc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1.4 实践项目—创作简历教案 泰山版.doc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2.1 获取图像教案 泰山版.doc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2.2 编辑图像教案 泰山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邓稼先》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山中访友》公开课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蝶恋花》教案1 沪教版五四制.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
- 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2 Greetings Part B导学案(无答案)(新版)闽教版.doc
- 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Age and phone numbers Part B导学案(无答案)(新版)闽教版.doc
- 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5 My family Part A教案 (新版)闽教版.doc
- 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5 My family Part B教案 (新版)闽教版.doc
- 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7 School things Part A导学案(无答案)(新版)闽教版.doc
- 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8 The new year Part B教案 (新版)闽教版.doc
最近下载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试卷.doc VIP
- 5G网络切片计费策略-深度研究.pptx
- 《慢性肾脏病相关心肌病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x VIP
- 标准课程HSK4第十三课教案.docx VIP
- GB4789-3-2016大肠菌群计数培养基原理解析.docx VIP
- 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完整版).pdf VIP
- 22S804 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pdf
- 木工课程教学课件.ppt VIP
- 一文读懂《公平竞争审查条例》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山东省网络安全工程专业职称考试(网络生态建设与治理·中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