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公路建设汇报
农村公路建设汇报
xx县位于平顶山市东南部,全县辖区18个乡镇,581个行政村,总面积1387平方公里,总人口83.9万。311国道、郑(州)南(阳)公路、平(顶山)桐(柏)公路、平(顶山)舞(钢)铁路和许(昌)平(顶山)南(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以畜牧、盐化工、优质粮、三轮车、蔬菜等为龙头的特色经济,以明代县衙、叶公陵园、孔子游叶遗址等为代表的丰厚历史文化,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九五”期间,我县公路建设投资逐年增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交通状况日益改善,连续3年获省“好路杯”竞赛“金杯奖”,为加快xx县的经济发展和农2002年下半年,我们抢抓全省公路建设大干快上的历史性机遇,从全县发展的大局出发,主动出击 ,全民动手,苦难共建,深入开展“村村通”工程,使我县公路建设呈现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尤其是今年以来,全县公路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累计完成新建公路720公里,是以往公路总里程的2倍还要多,工程概算投资9000多万元。特别是“村村通”公路,可谓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已完成县乡二级公路63公里,乡村油(砼)路418.044公里,乡村油(砼)路418.044公里,高标准砂石路200多公里,实现278个行政村通油(砼)路,63个山区行政村通标准沙砾石路,使xx县以干线公路为支架的县、乡、村三级公路网络得到融会贯通,顺路实现了“三纵十横”的交通格局。同时,通过这项工作,接近了干群关系,拉动了经济增长,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首先是让领导是让领导同志们的思想热起来。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省、市有关“村村通”方面的文件,吃透上级政策精神,并组织四大班子和有关部门、各乡镇负责同志奔赴南阳、濮阳、商丘等地参观学习,对照先进找差距,大家一致认为:虽然我们在公路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农民群众吃尽了行路难的苦头、想路盼路的强烈愿望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要想下决心改变贫穷落后的局面,就必须先从改善交通条件着手。鉴于此,县委、县政府将公路建设作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6大攻坚任务之一来抓,把今年确定为“公路xx县“十五”期间公路建设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全县公路建设的决定》、《xx县2002年公路建设路基土方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并于去冬今春召开了三次高规格的全县公路建设三级干部动员会,县委书记、县长分别发表电话讲话和署名文章,对“村村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做抓住“村村通”机遇的能人,坚决不做抓不好机遇的庸人和错过机遇的罪人。
xxx日报》、xx县电视台都分别开辟“村村通”工程建设宣传栏,跟踪报道工程进展情况和施工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通过宣传发动,全县上下很快形成了“想交通、议交通、干交通”的浓厚氛围,广大群众不但在征用土70多岁的老人坚持为施工人员送开水,晚上露宿路边看机械,不计任何报酬。
今年市里为我县下达的“村村通”工程任务是191个行政村157.637公里,而我们自我加压,把任务确定为200个行政村360公里。为圆满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我们在领导上和措施上狠抓落实。一是县乡联动,建立组织。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xxx为政委、县长xxx为指挥长,四大班子有关领导为副指挥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各乡镇乡镇长任成员的xx县“村村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加强对全县“村村通”工程建设的领导。在施工过程中,县委书记xxx、县长xxx等领导多次亲赴筑路一线,看进度,查质量,发现问题随时召开现场办公室或300万元。
修路难,难在没有钱。农村税费改革推行后,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决不允许以各种名义向农民摊派,而上级补贴不够,集体经济又很薄弱,怎么办?我们在实践中群策群力,各显其能,摸索出了几种有新意并切实可行的筹资办法,使“村村通”工程资金难题迎刃而解。
一是动员在外务工人员自愿捐款。一些村以党支部、村委的名义,向本村籍在外工作或经商等经济基础好的人员寄发公开信、打电话或登门拜访,讲意义,摆困难,征得支持。如旧县乡高庄村是个1600口的大村,在外务工人员有40多人,村支书史学绪带着全村人的问候多次外出,诚心拜访,筹得捐款3.2万元,使该村1000多米道路得以硬化。
9万元,施工单位垫付3.2万元,村里需自筹5.8万元,村里就将闲置的荒沟、荒坡等对外租赁,收入2.2万元,同时将机动地每亩以65元的价格一次性发包10年,承包人一次性付款。通过这种方法,不但凑齐了修库款,而且赢得了群众的一致称赞,大家说这些钱花得值,干了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值得俺拥护。
3天时间,该镇干部、职工和教师就自愿无偿捐资38.6万元。
300多万立方米,仅此一项就节省开支200多万元。
1000万元扶贫资金用于“村村通”建设,并取得驻村工作队的支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