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承包制度目前弊多利少
农村承包制度目前弊多利少
亿万农民从共产党手中接过土地,便开始自己的作业。毛泽东主席是农民的儿子,同时又是大学问家,他深知农民的苦难,中国上千年的自然经济,一家一户作为一个生产单位,分散在土地上,象散沙经不起巨大的风浪,自然灾害就能使农民倾家荡产。于是他写了《组织起来》一文指导刚刚帮助共产党打江山的农民,走共同致富的“金光大道”。他说封建统治者统治农民的方法,就是将一家一户的分散在土地上,这是私有制存在的基础。毛泽东不光是打仗带兵的行手专家,写出如《论持久战》等军事专着,指导人民军队解放全中国。但在种地上,他也胜人一畴。他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于是村村修水渠、打深水井、修建水库。为战胜自然灾害,做了非常牢固的设施,他信“人定胜天”,中国人“尽舜尧”。他深知刀耕火种的牛耕不是使农民摆脱贫穷与困苦的长久之计,他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于是广大农村有了东方红拖拉机代替牛耕马拉。韶山的煤油灯曾熏过他的鼻孔,在他的指引下,户户通电,村村有发电机组。农业要高产,全靠肥当家。他指出了“农业八字宪法”,指导农民科学种田。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他让农民平整土地,便于机械化耕作。于是,相配套的工业也诞生了,如化肥厂、机械厂等,配合农业生产。而干部经常深入农村从事具体的生产工作,为农民主谋献策。至今,农业战线的好旗帜,河南的小刘庄、南街村,江苏的华西村、天津的大邱庄等仍然是他老人家创建的经济体制的榜样。
我们中国人集体失去了记忆,毛泽东时代创造的辉煌,是同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可比拟的。那时的中国一穷二白,周边布满了敌对势力,还要还债,后来宣布既无外债又无内债,国人多么自豪。可能有人提出吃不饱或发粮票布票,我们可以想想:新中国刚成立,国内需清反,又进行了对内对外战争,苏联在北陈兵百万,美国越南放枪,老蒋大叫反攻大陆。毛泽东一边建设,一边对外捍卫领土与中国的尊严,一边勒着腰带还帐,又养活全世界最多的人口,不计划乱来行吗!那时的农民是何等的爱国,又出现了多少劳动模范。要不是组织起来的农民创造财富,恐怕一星两弹也不好上天与巨响吧!
毛泽东爱人民,所以人民才爱他。他免费为人民防治疾病,让“赤脚医生”盯着你吃防疫药、注防疫针,于是有了他的《送瘟神》诗作。他知道家畜类是农民的副业收入,同样也培养兽医下乡为农民服务。所以《东方红》响遍了全球,人民热爱他。
邓小平也是农民的儿子,他说他深深的爱着这片土地。他实施了包产到户制度,平整过的土地又变成了“井田”制,深水井填着了,大型机械被当废铁,水渠被扒走了,各种小型工业破产了,医疗队变成了个体营利门诊。不知有人计算过没有,自实施承包到户后,基础设施遭到多大的损失。人心现在也变了,满脑子的“私”字,毫无公的概念。农民象散沙一样,不能再组织起来。政府和农民最大最直接最唯一的关系再也不是服务了,而是赤裸裸的管理与被管理,收取税费的关系。政府官员再不为农民没法种地、抗旱、防涝、打井、修渠、吃药打针操心费神了。这些人只要往上级那跑勤点,报告写好点就足可以升迁。农村一旦遇上自然灾害,再没有抗拒的能力了。因为失去了抗衡的基础,水库的水是要掏钱买的,打井是要买单的等。
这也可能是“吃着肉,骂着娘”的原因吧?!但又反过来说:农村这种经济体制能算上一种经济制度吗?这形式能存在多久?农民就这样散沙一样,一家一户的生产着、生活下去?如果说这种形式好,那至今农业战线的好典型,为什大小报纸没见到报道一位?!共产党的基层组织还该要不要?带着这种问题,我问过一位村级党支部书记,他说:“村支部完了!”是的怎么不完了,各管各了,东一个西一个的打工去了。那么实行承包以后的农民真的比承包前过的更好些吗?笔者引用一位网友的文章来作为说明吧。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口就有九亿农民,可是,很久以来,农民在农村中的生存状态究竟如何,绝大多数城市人并不清楚。只依稀记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那场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的伟大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自从农村实行了以大包干为标志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上连年获得大丰收,很快就出现了卖粮难,而且冒出了许许多多万元户。一时间,中国的农民好像已经富得流油了。然而,以后不久,随着城市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就很少再听到有关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消息了。不过,稍后就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了曾视为生命的土地,远离了曾经日夜厮守的村落和熟悉的农事,宁可忍受寂寞、屈辱与歧视,也要涌进各地城市,于是,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农民掀起的民工潮,便一次又一次成为上个世纪最后十多年的一道奇异的风景。
这些年,因为致力于报告文学的写作,我们有机会经常深入各地农村,同时,结交了不少农民朋友,常听他们聊一些农村里的事。我们发现,原先存留在我们印象中的那一幅幅乡间风俗画,不过都是遥远而虚幻的田园牧歌,或者说,是过惯了都市浮躁生活的城里人对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