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高交联树脂的研究进展
苏球
(材料学1班 学号:S1305021)
摘要 作为一类新型的复合功能吸附材料,含功能基的超高交联树脂以其较高的比表面积、刚性的骨架、良好的亲水性、较高的机械强度、可调的孔径结构、良好的选择吸附性和易再生的优势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不同功能基修饰的超高交联复合功能树脂的合成方法,功能基对目标吸附质的选择性机理以及该类新吸附材料在废水处理、药物分离提纯、化学分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对超高交联复合功能树脂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超高交联树脂、功能基、选择性、亲水性、吸附
引言
上世纪70年代初,Davankov等[1]利用线型聚苯乙烯或低交联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通过Friedel—Grafts反应进行后交联合成了一种大网均孔苯乙烯共聚物,由于它具有很高的交联度,人们称之为超高交联树脂。与传统的吸附剂活性炭相比,超高交联吸附树脂除了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刚性的骨架和稳定的化学物理性质外,还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可调的孔径结构和容易再生循环使用的优势,是一类性能优良的高分子吸附剂[2],目前已在环境污染治理[3]、化学分析[4,5]、药物分离提纯[6]、等方面逐渐取代活性炭得到推广应用。
超高交联树脂在使用中仍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包括:(1)苯乙烯系超高交联树脂表面的疏水性较强导致在实际应用中亲水性较差[7],在吸附极性溶剂中的溶质时,需要用极性溶剂如甲醇,乙醇等进行预处理,以增加苯乙烯系超高交联树脂的亲水性,增加了使用成本,而且会影响吸附效果;(2)超高交联树脂主要依靠物理吸附作用(包括微孔填充、毛细管凝聚、表面吸附等[8])吸附目标物质,这些作用对目标物质的选择性较弱,在多种有机物共存或目标有机物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吸附效果不理想;(3)超高交联树脂虽然具有一定数量的大孔结构,但孔径结构主要集中于中孔或微孔区域[9],较小的孔径能够对目标吸附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但也大大降低了吸附质在树脂内部的扩散速率,从而影响了树脂的吸附速度;(4)由于超高交联树脂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因此其一次性投资价格稍高于传统吸附剂活性炭[10],影响了超高交联树脂的推广应用。
针对超高交联树脂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许多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其中对超高交联树脂表面进行化学修饰,改善树脂的亲水性,提高对目标污染物的吸附选择性和吸附容量是目前最常用的改进措施。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功能基(官能团)修饰的超高交联树脂的合成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创新性成果。
1 高交联树脂的功能基化
超高交联树脂的功能基化主要是通过化学修饰在树脂表面引入胺基、磺酸基、酚羟基、等极性功能基, 从而改变超高交联树脂表面原有的理化特性的方法。根据被改性超高交联树脂骨架的不同,主要分为苯乙烯系和非苯乙烯系超高交联树脂的改性。
1.1苯乙烯系超高交联树脂的化学修饰
苯乙烯系超高交联树脂是以苯乙烯为主要骨架结构的高分子共聚物,包括苯乙烯均聚物和以苯乙烯为主要成分与其它起交联作用的化合物(如二乙烯苯等)形成的共聚物。目前文献报道的合成苯乙烯系超高交联树脂的方法主要分为5类:(1)线型聚苯乙烯的Friedel-Grafts交联反应[11];(2)凝胶型或大孔型低交联度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后交联;(3)苯乙烯-氯甲基化苯乙烯共聚物的反应物自身的交联;(4)大孔型低交联度苯乙烯、二乙烯苯与极性单体的共聚物的后交联;(5)卤甲基化的大孔型低交联度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在添加极性单体时后交联[17]。
苯乙烯系超高交联树脂的改性方法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反应将功能基键连到树脂表面的氯甲基上或者树脂骨架的苯环上。按照功能基化与后交联顺序的不同分为三种种途径:(1)卤甲基化的低交联度苯乙烯聚合物先后交联再进行功能基修饰。(2)卤甲基化的低交联度苯乙烯聚合物先功能基化再后交联;(3)将低交联度的聚苯乙烯聚合物卤甲基化后,在后交联过程中同步实现功能基化。
1.1.1先后交联再功能基化
先后交联再功能基化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超高交联树脂改性方法,它是直接将超高交联树脂与功能基化试剂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后,将功能基键连到树脂相残留的卤甲基(氯甲基/溴甲基)上,或者直接键连到树脂骨架的苯环上,从而得到具有复合功能超高交联树脂[18]。
1.1.1.1氯甲基或溴甲基接枝功能基
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在超高交联树脂表面的氯甲基或溴甲基上
引入功能基是制备含有碱性基团复合功能树脂的一条重要途径,可引入的碱性基团有季铵基、伯胺基、仲胺基、吡啶基等一系列强弱碱性基团。除此之外,还可通过此方法引入酚羟基等一类具有弱酸性的官
能团。表面含有弱极性氯甲基或溴甲基的超高交联树脂,经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等伯胺、仲胺、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静疗标准解读课件.pptx VIP
- 集装箱检验指南IICL-6(中文版).pdf VIP
- 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定.pdf VIP
- (完整版)小学生必背古诗300首 .pdf VIP
- 物业承接查验标准-附全套表格)(-65页).pdf VIP
- 急诊常见首发症状的鉴别与诊疗思路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松下nv-f55维修手册英文全本.pdf
- 第11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2023年秋最新版】.pptx VIP
- 华医继续教育常见消化系统急症的急诊评估与处置题库答案.docx VIP
- 第10课 文化自信与文明交流互鉴【2023年秋最新版】.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