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县石材产业集群发展情况报告情况汇报大全.doc
关于县石材产业集群发展情况报告情况汇报大全
2014年,通山石材克服了国际国内石材需求低迷,以及受到国内外房地产城市市政建设宏观调控的影响,在新常态政策的引导下,紧紧围绕打造“百亿石材产业集群”的目标,坚持“培育大企业、打造大产业、建设大园区”的发展理念,石材产业逆势而上,转型升级,竞相提质,取得了长足发展,稳固了在通山工业经济所处的主导地位。
一、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地位明显提升
截止2014年底,全县石材企业达到了323家,规模以上石材企业总销售收入由2013年的53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65亿元,增长23%,占全县规上企业94.5亿元的69%;规模以上石材企业增长为37家,新增3家,占全县规上工业企业62家的60%;工商税收达8530万元,比2013年的7260万元增长1270万元,占全县工业税收比重的78%;从业人员由2013年的15400人增长为2014年的18450,增长3050人;石材集群新增亿元产值企业5家,新增产值9亿元;石材出口创汇达1000万美元,占全县工业出口创汇1180万美元的85%。由此可见,石材产业在我县工业领域独占鳌头。
2、产业转型不断加快,产业技术明显提升
继续推进石材产业向精深加工发展,推动石材企业设备的更新,改进工艺流程,武钢森泰、赛钻石英、恒博建材、大自然石业、华南石材、晨晖硅业等企业都进行了工艺技术改造和产品转型升级,大自然石业、赛钻石英、武钢森泰、晨晖硅业都设置了自己的技术部,大大提升了产业产品的附加值。2014年,我县石材产业共完成技术改造资金5.8亿元,占全县工业技改资金7.1元的82%,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5个,涉及项目金额2.25亿元。
3、产业投资不断增长,基础设施明显增强
一是着力招商,增强产业投资。随着上海超普石英工艺、晨晖硅业、湿法石英、昌兴石材、大自然石博园、湘鄂祥和石业等项目的落户、建设和投产,极大的拉动了石材集群的产业投资。2014年石材产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3亿元,同比增长37.5%。二是政府支持,夯实基础建设。为了“筑巢引凤”,让石材企业有一个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县政府2014年继续为石材产业投资1000多万元,主要发展各乡镇石材园区的改造升级、拓展、道路、水电、通讯设施等基础建设及新石材园区、水晶工业园的规划和征地。
4、品牌意识不断增强,产业影响明显提升
近年来,我县十分重视产业品牌创建工作,多次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石材产业开展品牌创建活动。中国大理石之乡—湖北通山已打造成为了国内外响当当的地域名片,黑白根、荷花绿、金镶玉、木纹黄、虎皮黄、米玉、啡网及新开发的产品欧锦啡、海金已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畅销的石材品种,近年开发的黑色板岩及文化石雕刻产品也深受国内外客户的欢迎,九宫牌、三环牌、石之源石材商标享誉国内外,复合板、石英板材、玄武石板材制造技术、板岩雕刻技术等均取得了10多个国家技术专利。通山大自然公司的“紫玉石砚”产(作)品在2014年品中原旅游商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石雕《富水风光》在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国信.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优秀奖”,通山大自然公司粘贴车间2014度获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称号。品牌效应的影响和作用极大的推动了我县石材产业的长足发展。
二、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主要做法及经验
1、 完善园区功能,搭建集群发展载体
一是政府继续投资1000多万元推进乡镇园区如中苏湖石材园、大畈石材园的建设及郭源文化石园的改造升级,完善公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经济开发区、南林新石材工业园、水晶工业园的建设步伐。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一大批新型绿色环保石材企业如赛钻新型建材、恒博玄武岩板材等逐步落户该园。新石材工业园规划面积5000平方米,首期建设3000平方米,计划三年内建成,目前已经完成征地500亩,已有三家石材企业签订了落户意向书。水晶工业园由浙江迪曼嘉水晶压型厂投资兴建,总投资5亿元,规划土地面积1000亩,目前已落户水晶加工企业14家,投产企业2家。三是拓展大路工业园,打造通楠石材工业走廊,逐步形成了大园区的布局,为石材集群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37家规模以上石材企业全部集聚在县城区工业园、开发区和周边石材园,年产值达68亿元,销售收入65亿元,占全县石材产业产值的80﹪以上。其他成员企业85﹪均集聚在各乡镇园区集中生产经营。
2、推动技术创新,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开发新产品。通山石材资源丰富,开发新的品种是促进石材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2013以年先后引进云浮、浙江的两个石材企业来通山,分别投资3000余万元,开发了欧锦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