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纤维含量 最佳纤维含量 增强聚甲醛玻纤为20%,增强尼龙为30%、 ≯40% 3、纤维质量 (1)纤维直径:细,强度高(复杂的问题) (2)纤维长度:纤维均匀分布,越长,制品 强度越高(0.04mm) (3)纤维表面处理:处理后,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7-4、挤出成型工艺 加料、塑化、成型、定型四个过程。 粒料在机内螺杆方向划为加料、压缩、均匀三个 阶段。 1、加料段的工作原理 加料区,固体输送区和迟后区。 作用:对加入的粒料进行压实和输送。 粒料主要是受热、前移、保持原状。 当 f螺f筒,粒料随螺杆转动 f螺f筒,粒料随螺杆前移 2、压缩段工作原理 压缩比:螺杆在加料口的螺槽容积与均化 段最后一个螺槽容积之比。 物料经强烈搅拌、混合、剪切,温度升高, 熔融态增加,固态减少,压缩段末端,全 部变为粘流态。 3、均化段 熔融物料进一步塑化均匀,定量、定压、 挤出,亦称计量段、压出段。 物料分四种方向: 正流:物料沿螺槽向机头方向运动。 逆流:与正流方向相反。 横流:与螺纹相垂直的方向 漏流:缝隙中向加料口方向流动 §7-5、FRTP挤出工艺 工艺流程: 物料→机筒→机头→孔型→定型套→冷却槽→牵引 装置→切断装置 成型工艺参数: 热学、机械、产品。 热学:机筒温度,机头温度,孔型温度。 机械:螺杆形式、转速、内径、外径、孔型平直部 分长度,L/T。 产品:管材内、外径,拉伸比,直孔定型直径,孔 型间隙,冷水温度。 调节措施: (1)温度部分开车前比正常操作高10~20℃。 (2)型孔温度比机头温度稍低,有利于管材 中气泡排除及防止软化时自重下垂。 (3)开车慢转,出料后正常。 (4)开始不加足料,型孔出料后再正常。 (5)控制冷却水温。 (6)一些疵病及解决方法。 §7-6、注射成型工艺概述 注射成型是将粒状或粉状的纤维——树脂 混合料从注射机的料斗送入机筒内,加热 熔化后,由柱塞或螺杆加压,通过喷嘴注 入温度降低的闭合模内,经冷却定型后, 脱模得到制品。 ——这是一种间歇式操作过程,适用于热 塑性和热固性复合材料。 1、工艺特点 (1)成型周期短 (2)热耗量少 (3)闭模成型 (4)复杂产品一次成型,防变形或位移 (5)生产效率好,成本低 §6-4-2、缠绕类型的选择 1、制品的结构形状与几何尺寸 螺旋缠绕——长管状制品 平面缠绕——球形、扁椭球、长径比小于1/4的 筒形容器 通常用预浸纱(干法)缠绕,极孔直径不超过筒 体的30%。 2、强度 螺旋缠绕:剪切强度降低 平面缠绕:高强度,质轻 3、荷载特性 螺旋:对内压以外的荷载适应性差,多用 螺旋加环向的组合缠绕。 平面:减轻适应性差的情况。 4、设备 螺旋、螺旋加环:卧式小车环链式缠绕机 平面及平面加环:摇臂式或跑道式缠绕机 §6-4-3、螺旋缠绕型参数选择 1、缠绕角 等于或接近测地线缠绕角。 湿法缠绕实际缠绕角可控制在测地线缠绕 角Sinα0=r0/R的偏离8~10°内。 2、切点数 选可切点线型 3、封头包络圆 极孔包络圆应逐渐扩大,纤维在极孔周围 排布均匀,减轻极孔周围附近纤维堆积。 4、缠绕顺序 螺旋向与环向交替进行。 5、链条长度 小车环链式缠绕机,缠绕角不宜选太小 (否则链长增大,设备笨重) §6-4-4、缠绕工艺参数 缠绕工序组成:芯模与内衬制造,胶液配制,纤 维烘干和热处理,浸胶,胶纱烘干,缠绕,固化, 检测等。 主要 ①纤维热处理和烘干 ②浸胶与胶液含量 ③缠绕 ④固化 1、纤维热处理和烘干 通常无捻纱在60~80℃烘干24h。 例如:石蜡乳剂型浸润剂除油用热处理法时,处 理条件与残油量,处理条件与强力关系如图7-31, 7-32所示。 同样时间,热处理温度越高,残油量越低;热处 理时间越长,相同处理温度条件下,残油量越低, 但相对应强力也降低。 处理条件适中:温度350±5℃,处理时间6±1S。 处理结果:残油量0.3%,强力损失15%。 300℃ 350℃ 400℃ 450℃ 500℃ 时间(S) 残油量% 图7-31:热处理条件与残油量的关系 200 ℃ 300 ℃ 400 ℃ 600 ℃ 时间(S) 强力(N) 图7-32:热处理条件与强力的关系 2、浸胶与胶液含量 (1)含胶量: 胶量过高——制品复合强度降低。 胶量过低——制品孔隙率增加,气密性、 耐老化、剪切强度下降。 最佳树脂含量约为20%,粘度0.35~1.0Pa·S。 (2)浸胶 a、机理: 两阶段: 第一、表面涂敷, 第二、内部扩散、渗透 b、方式: 浸胶式(图7-33) 表面带胶式(图7-34) (高温固化树脂基体,胶槽水温参数40℃左右, 常温固化树脂基体,水温参数20℃左右) 图7-33:沉浸式浸胶 挤胶辊 纤维 胶槽 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