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唱柳琴的要饭姑娘.doc
唱柳琴的要饭姑娘
那要饭的姑娘模样长得漂亮,衣服穿得当然说不上体面,可破损的地方补的补丁却是有板有眼。俺家那时候没有电熨斗,姐姐熨裤缝就将裤缝处用嘴含水喷洒上,再铺上湿毛巾,然后用木板在上面刮来刮去,裤缝就出来了。姐姐经常将这一经验介绍给那些和她同样买不起电熨斗的人们。当时,我看到长得俊俏的要饭姑娘穿的裤子裤缝也笔挺笔挺的,我就想,这技术活说不定也是跟我姐姐学的。我不便问,就把要饭姑娘当成了我姐姐的好朋友。
那时候俺这里能让她看上并来此要饭,说明生活条件还算可以吧。每当江苏邳县口音在谁家门口响起,就知道是要饭姑娘来了,有稀饭的给她满上一碗,有干饭也会给她盛上两勺。时间久了,村里人都知道要饭姑娘是靠近郯城和苍山两个县的江苏省邳县人。
“婶子大娘,大哥大姐,弟弟妹妹,俺是要饭的!”说话干脆没有羞答答的遮掩,随后便是充满哀怨的“要饭腔”,有学问的人还称“拉魂腔”。假如这家的主人在屋里忙事情,她会非常耐心地唱将下去,仿佛只有让人家听足了才会施舍给她一粥一饭。有的人家知道姑娘这样后,一听说话便立马答应再给她找吃的,也有的人家给她东西后才要求她唱上一曲拿手的柳琴段子。有几次,她站在人家的大门口唱了好长时间才知道白唱了,家中无人,遇到这种事情她只是低头笑笑。时间长了,俺这里就有人动了恻隐之心,不想让她要饭了,还说要饭怪丢人的,就想给她找一个管饭的地方。说白了,是有人想给她在我们这里安一个婆家。
每当有人提起这样的话题,她总是默不作声,也许她讲究的是默声大发财吧。到这份上,人们便不好说什么了。
不说话不证明要饭姑娘不想在我们这里找婆家,不说话也不会把人们给她找一个管饭的地方的事就忘了。不便问她,村里人就时时刻刻地注意着她。看她有没有和男的一起,和什么样的男的一起。
要饭姑娘隔三差五回家,临走前,她总是将平时要来的瓜干整理得干干净净,将瓜干上曾经长过的绿毛都用长长的手指甲刮去。黑乎乎的地瓜干经过她的手修整就变得漂漂亮亮的。看她那认真样,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跟着姐姐在秋收过的地里收地瓜的情景。为了拣拾遗漏的地瓜,我会和姐姐把每一条地瓜垄用铁锨翻遍,那认真劲绝不逊于要饭姑娘收拾地瓜干。
称那姑娘为要饭的有些不恭,可我想来想去没有想出一个恰当的称呼。后来她住在了俺庄上,成了俺们村的街坊;再后来她领来了一个和她不相上下的青年人,和她同出同进的,令村里关心姑娘的人们伸长了脖子,瞪圆了眼睛。村里的姑娘媳妇们有自己的办法,他们从饭锅中盛上一碗白米稀饭,或从自家盛煎饼的大盆中叠上三两张煎饼前去。他们不是同时去的,得到的回答却是一样的,姑娘说青年人是她的弟弟,是来劝她回家的。她说她不想回家,她一回家就得和她的表哥结婚。
人们就不约而同地叹口气,又不约而同地说那青年和姑娘一个脸面。
姑娘不想回家,可家里使了表哥家好多的钱,她找不到挣钱的地方,因为全国上下割资本主义尾巴正紧,没有挣钱的路,就是外出要饭也是不允许的。但当地政府怕饿死人,就无可奈何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村里有人在外要饭在家里盖起了漂亮的房子;于是,姑娘决定也到外面去要饭。那时候要饭就是要饭,要饭人绝对是不敢奢望能要到钱的,即使逢上村里有结婚的人家也不会要到钱,能比平时多要一点东西就不错了。
起初,那姑娘就没有要到钱,她一筹莫展地将要到的瓜干等东西送回家,也就是想让父母在家里有一点吃的。她不想让村人们说生养个闺女是赔钱的。
其实,能让大多数人接受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姑娘会唱“拉魂腔”――柳琴。这种腔调发源于我们这里的苍山、郯城以及江苏省的邳州等县,这三个地方人特有的说话发音方式,就是走到全国各地,只要曾经听过一次都会记住。这里的一部分人都有农闲时节外出要饭的习惯,特别是农业学大寨的时候,哪里有外出要饭的人,被当地领导知道是不得了的,先行扣押,再带回原籍监督劳动。可干一天挣不到五分钱的地方有的是,当地干部的心也不是铁石一样,不几天,被带回的人就又在曾经要过饭的村庄里出现了。这次他们也长了个心眼,不管谁问是什么地方都不会告诉了。
在我听来,“拉魂腔”之所以能够拉魂,重要的是演唱者发出的声音能勾住听其演唱人的魂魄,让人痛苦着他的痛苦,快乐着他的快乐。那种腔调像一根无形的细绳,喜怒哀乐全由它松松紧紧抑扬顿挫地操纵着。操纵着人们的心情,也就操纵着人们的魂魄。
在我们这里,要饭不“丢人”,“丢人”的是那些“二流子”,他们既没得吃,又不干活,成天在四乡八村地乱逛游。重要的是,他们还趁着村人一不留神的时候偷鸡摸狗拔蒜苗,这就成了村里的“祸害”了。
要饭姑娘和我姐关系较好,要饭回来还经常到我家找我姐玩。有时候还帮着我家干活呢。每当此时,我姐说你别干了,你就给我们唱歌鼓劲吧?她就给我们唱“柳琴”。我不知道她唱的什么内容,听不懂,我就觉得她唱的不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