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回馈大自然的恩赐.doc
回馈大自然的恩赐
五月的天空阳光和煦,闲云散游于天空,日光倾泻,大地留下款款热情。在通向文山市老君山山脉的最高峰――薄竹山山顶的道路上,载着文山市90多名在职大学生村官和各单位团委书记的五辆中巴车,在蜿蜒的弹石路上慢慢地行驶。
一座又一座的山峰,被抛在车后。阵阵清凉的风由车窗贯入车内,即便带着些许的灰尘,也丝毫没影响这些年轻人奔向大自然的热情,任由它拂去汽车的轰鸣。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不知是哪一辆车里,轻轻地飘出了团歌。年过四旬的我退团后第一次参加团的公益活动,一时间竟被这轻轻的歌声触动了防线,脖子一哽,眼泪便流了出来。这歌声好似惊醒了老君山山脉,一时间群山啧啧,山花妩媚,牛羊驻足,童叟观望。刚才在山腰饱受的酷热,顿时消去了大半。
汽车轰鸣着盘旋而上,在山顶停下。这里,是今天“多背一公斤”公益活动的第三站,这些年轻人将要带着一个特殊的使命穿越老君山核心区。此前,第一站是在文山州第一个党支部旧址举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第二站则是参加了在老君山山腰处的摆衣寨小学举行的“激扬青春,点赞义举”大型公益活动,为山区孩子们捐款、捐书,还开展了义诊、摄影服务活动。
“大家过来了,领东西啦!”中巴车前面的一辆皮卡车上,有一对男女青年在招呼着。
所谓“东西”,其实就是:一个塑料袋,那是把山里的垃圾带出来的工具,还有一件雨衣,一瓶水和两块压缩饼干。
“大家注意啦,我们即将进入森林,各组组员注意不要掉队,不要把带进去的东西留在山上,记得本次穿越的任务,每人至少要带出一公斤垃圾。”团市委副书记徐里大声交待着。末了,他问道:“还有没有未交打火机的?”
“交了!”
“没有了!”人群中有人答道。
刚才还是艳阳高照,此时却是寒风啸啸,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样子。已经有人给自己加了衣服,有的还将雨衣也穿在了身上。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原来老君山的气候真的如此变化多端。
沿着弯曲的山路径直往下走,一路上但见树种繁多。一条清清的小溪,伴着山势,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伴着我们前行,有一两段甚至形成瀑布的景观。小路也是如此,时而平,时而陡,我们的步伐随着路况不停地变化着,时而甩开大步奔跑着追赶前面的人,时而互相搀扶着挪着小步,下脚的谨慎,不亚于旧时女人们挪动那三寸的“金莲”,不时有人踩滑树叶做着有惊无险的动作。走过之处,不时会碰到一些从未见过的、开着花的植物,白的、黄的、紫的,人们欢呼雀跃着拿出相机、手机不停地拍照。视野之内,参天大树,灌木丛林,苔藓、灵芝,每一样,都足以令每一个人激动半天。
对于老君山的景色,我是多次来领略过。在我的记忆中,老君山是洁净的,我觉得她也应该必须是洁净的,因为我知道,文山人民的生活用水,就是从她的怀里流出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整个老君山被文山人称为“母亲山”。中国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家们,戏称来这里呼吸新鲜空气可以实现“换肺”,著名军旅作家张昆华,陶醉于这里的美景,在老君山山顶情不自禁地敬了一个军礼,以表达一个老兵对于大自然深深的敬畏之情。
进入老君山的人们,有的是为保护她的生态而来,有的是为研究她多样的物种而来,有的是为索取她丰富的资源而来,有的是为欣赏她的美景而来,有的是为呼吸她新鲜的空气而来,我曾经属于后面的二者。然而,穿越老君山的核心区,并且带着“捡拾其中的垃圾”这样的使命去穿越,对于我来说却是首次。
使命的不同,使得徒步于林中的我,没有太多的心思去拍摄沿途的美景。大约走了两个小时,我回过头来看,只见我们已经越过了五座山峰。但在所经过的路途中,我并没有看到有可以带走的垃圾,难道,要完成一公斤垃圾的捡拾任务还很艰难?
忽听前方一阵欢呼,队伍最后的我们快步跑出树林。记忆中熟悉的画面跃入我的眼帘――金沙滩到了!我曾经陪同一些作家到过这里采风。一片开阔的草地被原始森林包围着,草地上满是沙,沙的下面有泥土,脚踩在上面,不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条宽约三米左右的小溪,将草地分为两个部分,四五根木头搭成的小桥横跨小溪,溪水静静地向下游的山脉流去,那绿的草、清的溪、安静的小桥,让人恍若步入了神话故事里仙人居住的地方。
有山、有树、有草坪、有溪流,如果不考虑防火的问题,这里确实是个特别适合露营和野炊的地方。一年前我来的时候,刚好碰上有熟人在这里露营,那时还特别尝了两口他们曾经埋进山里半年的白酒,那香味,引得神仙都垂涎欲滴!还有那在小溪里“冰镇”过的啤酒,喝下一口,一阵清凉滑过喉咙,立刻让人感到沁人心脾的舒爽。闭上眼,深呼吸一口,仰起头,望向荡着绿波的原始森林,内心深处在感谢上苍赐给文山人民这样一个天然的氧吧。
一阵臭气飘来,将我的思绪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