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红尘中安妥灵魂.doc
在红尘中安妥灵魂
在万丈红尘中安妥好灵魂,这看似艰难而吊诡的命题作文,张欣孜孜不倦地做了足足30年,她所有的都市言情,都是想在万丈红尖的喧哗中找到安身立命之处。如今,凭着她一点点水滴石穿的坚持,她成全了她的读者,也成就了她自己。
在当下,我们已无可置疑地处在了众声喧哗的时代。
曾经拥有的已然丢失,不曾想到的却一下子就在面前。在快速变化的都市中,似乎每个人都惶惶不安。
“更待菊黄佳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情怀已少见;“人闲桂花落,夜静青山空,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风景也难再现。
每一个人都在匆匆忙忙地走着,梦想难以梦想的,追逐难以追逐的,永远在路上。
我们的小说家便也一下子陷入了是融入还是逃离的困惑中。
在一种急遽的变动不安中,要继续写作,小说家必须给自己一个明晰的命题,并且看自己的意向是放在大众接受的层面,还是只是私语性的放纵上。并不是别无选择,但每个人都是在社会既定的框架中寻找自己的选择,个人的真正成功只有选择那种超越个体感性的价值理想,让人类生活依其内在固有的辩证逻辑向前推进,生命才会灿若春光。张欣努力的结果完全可以对应那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跟张欣交往了多年,每次见面,都会谈到文学,但又从来不感到矫情,因为彼此都很真诚,并且是真的很知足于在年轻的时候就跟文学相遇,并缠绵到如今。最近的一次约会是在仲春的二沙岛御珍轩品茗,还是离不开这个永恒的话题。窗外的二沙岛是广州一个最美的小岛,它就在市中心,一样的人车喧哗,红尘处处。但这里那里,或者说是骨子深处,总还存留着许多优雅、安静的所在,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馆的音乐声声和流光溢彩,留住了时间的脚步,也留下了生命的活泼和灵动。相信这里是张欣最喜欢的流连之处,一步出去就可以红尘万丈,笙歌处处,而往花木深处一藏,又可“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就在这样的进退自如中,她将触角伸向了社会与时代,渴望为现代人无所依附的心灵找到一处安稳的归宿。
中国现代化的进军,是在岭南这一海滩登陆的,借助天时、地利、人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的张欣,一路走来,她那闪烁着亮色的作品都延续了广东文学积极向上、格调明朗的传统,但她又是一个“正面强攻型”的作家。作品的触角一直抵及时代的尖端之处,在小说领域里对现实作直截了当的发言。她是都市故事最好的叙述者,她从流行的爱情小说模式嵌进了广阔的社会写实小说的时尚潮流中,视域开阔而有纵深感,叙述清新质朴而又富于变幻,题材广阔,文笔洗练,情感饱满,细节生动,人物如画,煞是好看。虽然至今仍然有人对她的都市小说低估得厉害,这其实亦更证明了她的超前性和独到性――她就是那么一个曾经在都市文学创作的认知上领先了至少一个身位的广东作家。
最喜欢她的坦率。她从来不作,她会很老实地承认:
我觉得我实在是一个深陷红尘的人,觉得龙虾好吃,汽车方便,情人节收到鲜花便沾沾自喜。当然我也对沦落街头的人深表同情,对失学儿童捐款热心,痛惜妙龄女郎因物欲所惑委身大款,总之我活得至情至性。而文学是离不开生活的,我也只能用我的眼光和角度去取材生活,尽量做成一盘好菜。
她还说过:
广州实在是一个不严肃的都市,它更多地化解了我的沉重和一本正经。
但其实,正是张欣熟知市场化与全球化背景下都市生活的物质性、包装性、流动性与幻想性的万千变化,她近期的作品,重组了一个都市的独特星空。她不仅看到了都市生活张狂、激烈、焦虑、迷失的一面,同时也看到了都市旺盛、充满活力的发展,并从其乐观积极的发展中展现繁荣的景象。所以,她的写作,并不是想对都市人进行气宇轩昂的教育,而只是“能为他们开一扇小小的天窗透透气”。她看到了物欲横流的丑恶,然而并不认为已发展到需要大家伙去壮烈献身的程度。她发现大家其实都在红尘中奋斗,与其冷眼看人生,不如换一副心肠去理解红尘中的悲欢。她觉得文学当然不能无病呻吟,但也不能把它们拔高到都是“精神圣地”。她是以一种轻松好看的笔调,在叙述中暗藏反讽机锋和对流行时尚与术语的应用自如而又随时嘲弄的行文风格,赢得当下读者的好感。
是的,在还没有多少作家去观照都市生活的正面价值时,张欣已用她的写作实践在思考如何把现实发展中的都市,与文学经验中的都市表现出的正反两面――乐观积极与悲观彷徨的两种矛盾特质,较好地融汇在一起,创造出一个较为全面的当代都市形象。这确实难得。虽然在西方的文学经验中,有“文字的都市”与“真实的都市”这两个辩证的概念的划分,认为“文字的都市”往往表达一些作家无法对读者直接表达的概念,也就是一些隐藏的概念,因此,“真实的都市”和“文字的都市”之间的联想,是有些迂回、复杂的,作家必须从他们所欲表达的真实都市中的某些经验或理念里,去设定文学符码,或者经由对城市景观的转化与隐喻性过程,以传达作家所要表达的城市意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