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字里行间的教诲.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字里行间的教诲.doc

字里行间的教诲    今年是我的父亲陈云诞辰110周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陈云书风》一书。捧着这本书,端详着封面上父亲提笔写字的专注神情,品味着书中那些刚劲有力、寓意深刻的题字,我仿佛又站在父亲身边,看他运笔调息、落笔苍虬,那么熟悉、那么温暖。    父亲从小就喜欢写毛笔字,有扎实的书法基础。在商务印书馆当学徒时,他每天都是早晨先写一小时毛笔字,再到店里上班。80岁以后,父亲把练书法作为一种娱乐和健身的方式,经常站着悬腕写大字,一直练到90岁。父亲经常写一些条幅赠送给友人、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条幅所写的内容既是他人生的思考与心得、个人心境与情怀的抒发,也是对受赠人的一种勉励和期望。我至今还珍藏着父亲送的两幅字。    第一幅字是1984年父亲80岁时写的,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多次一字一字地给我讲解这句诗的含义。他说,“横眉冷对千夫指”就是要对敌人横眉冷对、毫不屈服;“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要为人民甘心俯首、尽心服务。因此,当父亲身边的工作人员给我送来这幅字时,我一看就明白了父亲的深意。    毛泽东同志说过,鲁迅是中国新文化的旗手,是伟大的革命家。父亲一生极为敬佩鲁迅先生,高度赞赏他坚定的革命立场,而且父亲也是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唯一见过鲁迅先生的人。1932年12月,上海正值国民党白色恐怖最盛时期,父亲奉命前往鲁迅先生家转移当时中共最高领导人瞿秋白及其夫人,匆匆与鲁迅先生见过一面。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特务和工人队伍里的叛徒到处疯狂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国民党特务也策划过好几次暗杀鲁迅先生的阴谋。就是在这样的血雨腥风中,鲁迅先生不顾个人安危,把共产党的主要领导收留在家中半个月之久。这是很多人不能想象的事,充分展现出鲁迅先生作为伟大革命家所拥有的坚定信念、革命勇气和精神力量。1936年10月,听到鲁迅先生溘然长逝的消息,正在莫斯科共产国际工作的父亲即以“史平”为笔名,写了一篇题为《一个深晚》的悼念文章,记述了与鲁迅先生的那次会面。    世人常以“入木三分叹为观止,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形容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父亲也一直十分欣赏鲁迅先生的文笔。新中国成立后,《鲁迅全集》再版,出了精装本,他马上买了一套放在案头,一有空闲就拿出来细细研读,每到精彩处总是会意微笑、赞叹不已。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鲁迅先生在民国初年力主推行白话文,曾与主张文言文的章士钊展开论战,他抓住章士钊对“二桃杀三士”的用典错误,在冷嘲热讽中指出了文言文不便于理解记忆的弊端,坚定捍卫了新文化。其文风之犀利、幽默,总是为父亲津津乐道。在鲁迅先生的诸多妙语中,父亲最喜欢“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诗。因为,这句诗不仅是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革命精神的最好体现,也是共产党人应该坚守的立场,是父亲一生秉持的信条。    父亲写这幅字的时候,他正担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在他领导下,中央纪委展开了新一轮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的斗争,随着查处经济犯罪案件的层层深入,办案人员遇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打击报复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父亲曾托秘书给我们几个子女捎话:“你们回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小心在后头有人用车撞你们,或者拿刀子捅你们。”对于经济犯罪,他严惩不贷、不计后果;对待人民,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说,父亲用他的实际行动为鲁迅先生的这句诗作了最好的诠释。    父亲之所以把这句诗写给我,就是希望我能够坚守爱憎分明、一心为民的革命立场与情怀。今天看来,这句诗也为我们做好工作树立了一个标杆,那就是所有工作都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正是我们党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关键所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父亲写给我的另一幅字,那是1990年,他86岁。父亲一生都非常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学习,因此学习研究哲学的心得,也成为他老人家书写的内容之一。这句话与父亲在延安时期就讲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都是一个道理,就是实践出真知,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凝结着父亲几十年革命生涯的思考与总结,所以他写这幅字写得很多,而且写给了很多同志。    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延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但随后“两个凡是”的提出又把人们的思路禁锢在个人迷信和盲从之中,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徘徊局面。父亲对此反应非常强烈,旗帜鲜明地反对宣传“两个凡是”的错误做法。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为推行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