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愿守一宅心,白首不分离.doc
愿守一宅心,白首不分离
苏州东山陆巷古村的鉴山堂,是一座明代古宅,风雨飘摇六百年,随时有垮塌的危险。为了保住这座古宅,在深圳经营一家网络公司的IT精英张放,在十年前毅然回乡,过起了隐士般的生活,精心修缮老房,一修就是十年。2015年5月,在花费百万巨资之后,鉴山堂修复工程大功告成。而张放也在修复古宅的过程中,成了陆巷古村的代言人。
和大都市告别
张放是在苏州陆巷古村出生长大的,这里留下了他无数美好的童年记忆。17岁那年,他随家人去了深圳,大学毕业陆续换了几份工作后,他在深圳创办了一家网络公司。
因为赶上了互联网最初的大发展时期,张放的公司业务一直不错,他也成了很多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事业在深圳,父母亲人朋友也都在深圳,如果没有意外,张放将一直在深圳生活下去。可是他总觉得,他的未来不在深圳,这里,只能留得住他的人,留不住他的心。
一次回乡之旅,彻底改变了张放的人生轨迹。
2004年有一段时间,张放特别疲惫。一天深夜,张放好不容易入睡,梦中,他回到了童年,在老家苏州鉴山堂门外的小径上,他欢快地奔跑着,撒下了一路的笑声……
醒来后,张放回想起梦中的那一幕,心中无比神往,鉴山堂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在他的脑海里突然变得那么清晰,回鉴山堂休息几天的想法一下子冒了出来。
张放告别了深圳的亲友,回到老家陆巷古村的鉴山堂。因为房子空了二十年,只有小偷光顾,为了掩人耳目,小偷在隐蔽处挖了一个洞进入鉴山堂,并从里面把门反锁。张放用钥匙打不开门,只好钻洞进了家门。进去之后,他惊呆了:现实中的鉴山堂和他梦中的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这个占地一亩多的古宅,倒的倒,塌的塌,只有一半的房间还立着,但也摇摇欲坠,显得无比凄凉。院子里野草野树丛生,连一条小路都没有。这还是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吗?那一刻,张放的心突然很痛。
好不容易走进屋子,张放的心更痛了,家里存放的大部分家具和许多构件都被小偷偷走了……
在这个几乎废弃的古宅里,张放睡了一夜,他原以为自己会睡不着,没想到却睡得很香,第二天一早,他在鸟语花香中醒来。屋子很破,但他的心却很满足。
张放没有立刻起床,他想,这个祖屋,再不打理就要坍塌了,正好他也想离开深圳,那一刻,他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告别深圳,回到老家修缮鉴山堂!
修复童年的梦
回到深圳后,张放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妻子,妻子非常震惊,这是她从来没有想过的生活。放弃在深圳的一切,这可能吗?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张放一有空就给太太描述鉴山堂,描述今后美好的古宅生活。张放描述的生活场景渐渐吸引住了太太,她思考良久后,最终答应跟张放一起回鉴山堂生活。
2005年初夏,张放先回到了鉴山堂,他首先落实的就是网线问题,第一天晚上,他坐在一片废墟里,上网处理工作。
为了让妻儿回来定居,张放把院子里一人多高的野草全部清除了,老宅堆满了杂物,屋里落雨,窗户漏风,睡的是小偷偷不走的木板床……张放收拾了大概一个月,才把妻儿接了回来。
那天晚上,他们吃了一顿简单的晚饭,饭是用院子里的一口近十米深的古井水烧的,这是苏州东山上下来的第一口井,是完全的地下泉水,水质非常好,枸杞叶、马兰头等蔬菜也是从院子里和院子外的东山上采摘的,全都是零污染。
这顿晚饭,味道异常鲜美,看到太太吃得开心,张放也很高兴。
接下来的日子,张放一边工作,一边谋划着如何修复鉴山堂。鉴山堂是明代早期的民居,陆巷七十二堂之一,建筑线条简洁明快,是苏州市控保建筑。尽管现在保存下来的建筑只有原来的一半,但它是陆巷古村遗存至今的唯一民居,屹立六百年不倒,有极高的保存价值。
张放最终制定了稳妥的修复原则:不更换立柱,不破坏墙体,不粉刷墙面,仅作加固处理。修补墙体均使用老青砖和石灰材料,关键位置暗藏钢筋混凝土。检修、清理整个屋面;整顿青砖地,保证渗水畅通;损坏的立柱旁边砌实心墙体,分担承重;修补损坏的墙体,确保不会渗水。
修复古宅,用的材料当然得是旧的。好在陆巷古村老房子不少,张放联系了当地的很多包工头,他们接到拆房造房工程,只要是旧房子,有好的旧材料,张放便收下来。他发现用柱础石和望砖拼成地面很漂亮,可是柱础石一般一户人家多的五六块,少的只有一两块,很难收。而且每块柱础石还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而铺成一片地,至少得用上百块大小差不多、颜色相近的柱础石,所以张放一直在耐心地等待,积累了一些材料,便动手修复一部分。很多工程,张放都要亲力亲为。
一开始的日子非常清苦,屋子漏雨漏风,还要防蛇虫鼠蚁。因为没有一块平整的地方,刚出生的儿子,是在硬纸箱里睡觉的。学走路的时候,由于地不平,孩子两次摔倒,流血不止,只能紧急送到医院。
张放很心疼,可他丝毫没有后悔当初的决定,他觉得现在的日子踏实、安心。太太也很快喜欢上了农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