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的老师,陈超.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的老师,陈超.doc

我的老师,陈超    陈超(1958―2014),诗歌评论家,诗人。河北师范大学教授,河北省作协副主席。研究方向有现代诗学、比较诗学、现代西方哲学。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诗作三百余首,主要著作有《生命诗学论稿》、《20世纪中国探索诗鉴赏》、《当代外国诗歌佳作导读》、《打开诗的漂流瓶――现代诗研究论集》、《中国先锋诗歌论》、《游荡者说――论诗与思》、《个人化历史想象力的生成》等,出版诗集《热爱,是的》、《陈超短诗选》(英汉对照)等,获庄重文文学奖、鲁迅文学奖。2014年10月31日凌晨,陈超跳楼身亡。享年56岁。   陈老师个子很高,身量魁梧,在男人里算中长头发,常贴近耳朵绞齐,或长些,或短些。讲课的时候,眼睛很亮,没开口便带着三分揶揄的神气,仿佛要讲的东西很好笑;说到高兴处,头微微向前一探,笑容遮不住了,头发也跟着前仰一下,又摆回去,兴致勃勃的。感叹时,习惯性地摊开左手,随便向什么地方果决地大力一挥,好像赤手的指挥家,掌心运斤,单一个漂亮的手势,就收住历史的千军万马。如果你是那种慢热的学生,赖在这个乐章不肯走,总会捉到一两颗跳跃的音符,它们跌出老师的讲义,抓起诗人的头发,盯住哲学家的笔尖,跟黑板上的粉笔一起叽叽喳喳,嘲笑窗外的坏天气。   老师说下课时,黑鸦鸦的教室先静悄悄的,就连挤着坐的学生也没有马上站起来,仿佛魔法刚刚解除,要缓一缓才能重新进入现实。这时候,老师若不大步走开,很快就会被团团围住,不得脱身。陈老师喜欢喝咖啡,讲桌上总摆着大大一杯,就装在大罐的雀巢咖啡桶杯里,深茶色暖暖的厚玻璃,看不出口味,也许是颜色的缘故,感觉酽酽的;有时是茶,讲课时难得见他喝上一口,却老敞着盖,随意得很。老师板书极多,字大,很有气力,从不束手束脚;回身写时,肩膀和头发一起微微震动,落笔潇洒忠厚。写到满板,便拿起板擦,略一思忖,清掉一块,另写。每每如此,不知为什么,他常常忘记扣杯盖,下课时又三步并两步离开。大学没有值日生,讲课乏味的老师板书都没人肯擦,为了避免尴尬,有的老师干脆下课前就边收尾边自己动手不着痕迹地擦掉板书,还有的不得不靠点花名册维持“体面”的出勤率,陈老师的课是绝对的例外,提前占位还要用抢的,做不得半点君子风。他课上黑板的底色也比别时更黑些,看得到玻璃细腻清澈的纹理,阳光打进教室,笔直。学生如此卖力,待到老师第二节课再回讲堂,杯子里的咖啡或是茶上,早浮了厚厚一层粉笔灰,喝是喝不得了,碰巧时,他会瞧一眼,更多时候看都不看,就拉开随时可以唱陕北兰花花的嗓子,透过鼻音,中气十足地开讲,讲到酣时,照例端起杯子,伸脖便是一大口。   当了多年学生,陈老师的笔记永远记得支离破碎,字迹潦潦。因为每一句都太想记下来,每个词、每个字都觉得是好的,不肯跳过;老师又讲得十分有趣,一部风味乏陈的“重要”作品,到他手里,照样讲得如赵子龙杀曹营,七进七出,掷地有声。做学生的,往往一面笑,一面龙飞凤舞地才将老师的话抄到小半,下一句妙语便接踵而来,如是反复直至下课,饶是记到手酸,笔记里也全是半句。回去照着意思补,句句都像高鹗续的《红楼》。真真海棠无香,陈老师笔记未完,叹叹。   一次陈老师在课上问大家,人生理想是什么,他很少提这样空洞宏大的问题,下面同学一时静默,不知老师用意。好在他并不期待答案,只是很随意地接道,“如果贾宝玉在班里,一定会站起来,郑重其事告诉我,老师,我的理想就是好好谈一场恋爱。”周围开始有嗤笑的声音,老师很吃惊,“你们觉得不好吗?我觉得很好啊。”   本科毕业时,流行写纪念册,大家都找喜欢的老师和同学签名,留言。那天,陈老师刚好在听硕士生的论文答辩,一个师姐出来准备问题,本科的学生就厚着脸皮挤进去。同在的老师都是系里骨干,当然也有深受尊敬的,但大家总要先挤到陈老师面前,不但拿着纪念册,还举着他厚厚两册《20世纪中国探索诗鉴赏》――温和的赭红色书封,方方正正的字体,立在书上惊奇的眼睛,打开来,里面有糯米纸似的半透明蜡样衬页。那时,海德格尔是非常时髦的人物,老师不停地给同学写下他推崇的诗句:“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地”字尤其苍劲肆意,很像他平日的板书。拿到签名的同学轻吐一口气,神情马上变轻松,这时才会脚步轻快地转过头找其他老师签名。偏偏那第二位被找到的老师已年近退休,拿着国务院特殊津贴,不但能将一部《死水微澜》讲到风生水起,还生性风趣,因为每个人都先找陈老师后找他,颇有感慨,也不掩饰,兴之所至,脱口便道:“忘掉陈超,记住我!”我离得远,只见他回转身子,笔墨酣畅地作势顿足,一手像拿毛笔那样捉住笔,仰颔大笑。旁边拿本子的同学,脸早红掉大半。陈老师面色和悦,课上揶揄的神色不见了,打趣时,眼睛里的促狭也没有一分,脖子也仿佛往肩下按了按,露出少见的拘谨,不开口。待到好容易挤近前去,老师正要下笔,我赶紧说,“陈老师,我不要那一句,人人都一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