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清报人彭翼仲遭遇的出版困境.doc
晚清报人彭翼仲遭遇的出版困境
彭翼仲是晚清时期北京地区一位很有影响力的报人,在中国报刊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彭翼仲有通家之好的著名学者梁漱溟说他是“清末维新运动一个极有力人物”。但是,彭翼仲的办报历程是很坎坷的,他在办报过程中屡次遭遇困境,直至逝世依然在不停地挣扎和抗争。本文首次梳理了彭翼仲在办报过程中遭遇的出版困境,以期深化对中国近代新闻史和出版史的研究。
一、彭翼仲及其所创办的三种报纸
彭翼仲(1864―1921)名诒孙,翼仲是他的字,别署归寄道人,祖籍江苏长洲县(今苏州市)。他出身于世代清华的诗礼簪缨之家,先世即以科甲盛于吴中。康熙年间的侍讲学士彭定求、乾隆年间的兵部尚书彭启丰,曾以“祖孙会状”在当地传为佳话,苏州城内葑门附近的三元坊,就是他们家族的产业。彭翼仲的祖父彭蕴章官至咸丰朝的武英殿大学士和军机大臣领班,他的伯父彭祖贤官至湖北巡抚,署湖广总督,也都是显宦。
彭翼仲曾经下过7次考场,始终没有得到过多大的功名,只当过通判一类的八品官。丁母忧后,弃官不为,客居北京。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期间,他生活无着,曾经被迫流落社会底层,因而对下层人民的生活有更多的了解,也同情他们的疾苦。由于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期间他受到过洋兵的欺侮,深感国破家亡之痛,在八国联军撤退以后,他即决心以办报来唤起民众。彭翼仲先后办过三种报纸,最先办的是《启蒙画报》,1902年夏间开始出版,终刊于1905年农历二月。其次是《京话日报》,1904年农历八月十六日开始出版;这家报纸曾经停刊过两次,第一次出版到1906年农历九月因彭翼仲罹难被查封;1913年九月在彭翼仲主持下恢复出版,只发行了20来天就又因得罪了袁世凯,被再度查封。最后是《中华报》,于1904年农历十一月开始出版。
彭翼仲创办的这三种报纸,从读者对象上看,《启蒙画报》意在开启童智,《京话日报》意在开启民智,《中华报》意在开启官智;从创办时间上看,以《启蒙画报》为最早;从刊期持续上看,以《京话日报》为最长。这三种报纸,都在读者中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而彭翼仲所遭遇的出版困境却鲜为人所知。
二、资金短缺――自始至终的出版困境
著名记者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一书中将近代中国的报纸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官报、外报和民报,这种划分是很有道理的。虽然戈公振没有特意指出民报创办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困境,但这却是近代中国民报遭遇的首要困境。对于彭翼仲来说,资金的短缺问题非常严重。曾有研究者指出:彭翼仲“倾其财力,甚至倾家荡产而不悔”,“嗜报如命”,“把办报作为其一切事业的中心”。“在民间报业家中,能够固守自由信念,独立无畏地追求报业理想而大有作为者”,非彭翼仲莫属。说他“把办报作为其一切事业的中心”不错,而“倾其财力,甚至倾家荡产而不悔”更是实情。彭翼仲自己说过其中的辛酸苦辣:“(启蒙画报)开办未半年,赔垫约千金。弟有急需……设法筹还后独立支撑,备尝艰苦。售去永光寺街房产,典质衣物,勉强度岁……至甲辰七月创为《京话日报》……是年仍有赔累。岁除之夕,避债无台。家有钻石表,先君一生仅留此物……拟以此为质暂押数百金,向吴幼?z筹商,得其慨允。而此物又不在己手,取之极难。不得已函乞吴君凭空暂假二百金。一面遣人送信,一面即作殉报之准备。倘吴不应,决计一死。盖有所激而然也。用裁纸刀刻字壁间云,子子孙孙,莫忘今夕。吴君交人带回二百金。此二百金之关系与庚子年洋兵之枪弹同一生死关头,而性质不同矣。一仇一恩,皆终身不忘之纪念也。”
彭翼仲本没有什么钱,他的祖上也没有给他留下多少财产。他办报的最初资金是将他堂弟彭谷孙售出房产的一项存款挪用而来。后来,他又出售房产、抵押衣物,甚至向朋友借钱度日,可以想见其为办报之付出有多么大。梁漱溟的父亲也曾借钱给彭翼仲,但是得到偿还的却不多,梁漱溟由此推断“当年报馆一直负有债务”。彭翼仲凭着对办报事业的执着和热爱,苦苦支撑着前行,真可谓“嗜报如命”。
三、外国势力干涉――经常遭遇的出版困境
《京话日报》是彭翼仲所办三种报纸中影响力最大的一种,以市民读者为主要对象,每天出铅印一小张,设有“演说”(相当于今天的“社论”)“要紧新闻”“本京新闻”“各省新闻”“各国新闻”“宫门抄”“电报”“小说”“时事新歌”“儿童解字”“来函”等栏目,间断刊登一些插图。《京话日报》的最大特色是散发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并且把爱国反帝形成一种社会运动,指导人们如何去实践。也正因为如此,《京话日报》才受到外国势力的不断干涉,也造成了又一个出版困境。
《京话日报》行世期间,共发起了三次大规模的反帝爱国宣传。第一次是反对南非英国殖民当局虐待华工的宣传,时在1904年农历十月至1905年农历四月。连续刊载了有关南非英国当局虐待华工的暴行,并连载了杭辛斋编撰的南非华工“极苦极贱”悲惨境遇的小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