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曹琼德作品的三个链接.doc
曹琼德作品的三个链接
Ⅰ.地域与时间
地域并非只是空间概念。我们环顾四周,仰望星空,以为这就是围绕我们的现实环境。其实不然,就像星光乃是多少万年前发出到现在才为我们所见一样,空间印象的背后总是凝聚着漫长的历史时间。
一个画家很容易依赖空间,因为空间有形可据,而对于形的描绘则有技法可以遵循。于是绘画空间成为理解力约定俗成的场域,投身其中是安全而可靠的。但曹琼德似乎一开始就不是这样。我没见过他的早期作品,只知道他是1979年北京“贵阳五青年画展”的参与者,而且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敢于把个人创作用民间群体组织的方式,拿到京城敏感之地去做公开展出,这在文革后的中国是破天荒的壮举,是面临危险且需要胆识的。曹琼德并非革命者,他给人的印象温和而宽厚,但始终微笑着的曹琼德君,其实至为坚韧。他就是一个热爱艺术、愿意为之付出的人,即有牺牲亦在所不惜。说老曹不是革命者,是指其创作自有路数,从不随波逐流,席卷而去。
从1988年创作《岜沙系列》开始,他就不是一个服从于空间确定性的画家。尽管对象是黔东南村庄,但其间山地、云朵、树木、村落、房构、禾架、牛栏、动物、人形并不按定点透视法则组织。在“最初的感觉”这种时间性的回溯中,一切都不是既定的空间存在,而是充满动态、历史性与想象力。画家用浓重的色彩和叠加的造型,绘制出一个因神秘而久远、因强烈而贴近的世界,构成了一幅幅傩巫视幻的图景。不是存在状态的写生,而是存在发生的召唤。从这里开始,曹琼德确定了自己的创作倾向:从日常感受的起点到傩巫超验的境界,从繁复形式的组织到综合技法的处理,从赤裸的生命体验到文化历史的鲜明针对性。
曹琼德作品的贵州特点、山地特点是显而易见的,但个人赖以生存的地域性、地理性和地缘性,因其文化历史属性的呈现和艺术家日积月累的经验浸润其间,而具有充满内在活力的时间性。这是曹琼德作品摆脱风情化与风俗化的关键。时间如矢,其魅力从过去射向未来,没有时间的空间是死寂而虚假的,就像既定的艺术场域及其美学观念。
Ⅱ.巫咒与诗性
如果说曹琼德八十年代的《岜沙系列》主要体现的是自然巫咒,那九十年代以来的作品,特别是《甲骨文系列》和《城市镜像系列》,则正好分别体现为图腾巫咒和场域巫咒。而其他作品如“民间肖像”与“食鱼系列”等等,则有如巫师傩戏的面具与道具。
曹琼德对自然景观的解读、对文化变异的思考、对城市问题的反应,其创作风格都有某种巫咒的象征性。巫咒是一种东方思维,就是不相信眼前现实,力图通过仪式活动,让人自日常进入神迷,从而得以感知那些支配着现实的神秘力量――这种力量超越现实而又真实存在并正在不断发生。
对曹琼德而言,我们生活的现实是虚假的,是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化的结果,历史文化与个人经验在现实空间中往往被迫退场。如何回到真实、回到真实的人的需要,当然可以通过社会变革,与之呼应的艺术也自会存在。但艺术思维是多元化的,以各种方式让被遮蔽的历史文化与个人经验重新进场,正是艺术争取自由与自我解放的价值所在。艺术是不合作与不结盟运动的广阔战场,每一个真正以个性发展为目的的艺术家,都是对异化的反抗、对既定与既成的挑战,都是对人类自由与历史真实的召唤。
曹琼德作品《甲骨文系列》是爆发性的,仿佛从中心炸开,其圆形构图充满了向心与放射的冲突与张力。铭文、数码的密集排列,充满视觉紧张,不无时代反讽。其间色彩与光感隐约晃动的悄然变化,给人以星盘卜算的鬼异神秘之感。它是那么确定无疑,又是那么捉摸不定。我想每一个生活在大陆的中国人,对于身处其间的社会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中国人竟是何人?中国到底要干什么?这是一幅幅现在进行时的中国图腾,不是青龙白虎,不是玄武朱雀,而是混淆一切、吸入一切的黑洞。我们居然面临着如此格局:“这样的荒原与活力!这样的陷阱与生机!”(本人诗句)。读曹琼德的画,方知他是一个因超验而透彻、因动情而激烈的人。
曹琼德很少用单纯手段画画,他总是采用叠合、并置的方式,趋繁而不就简。不仅版画、水墨、水彩、油画不同画种穿越,而且兼取具象与抽象、符号与数码、实物与影像,乃至人物与动物种种形态,其目的不在描画也不在表达,而在于呈现。复杂语汇与技艺的展示有如正在举行的仪式,审视是一个时间过程。增加形式难度,延长感觉时间,就是让作品趋于陌生化以消解视觉愉悦,让人得以进入精神体验。只有通过开启的时间,才能召回迷失于社会的历史和忘却于历史的记忆。作品中的叠构、放射、并置,看似空间组织,实则时间经历。其作有如迷宫,诱人深入,不进则难得堂奥。只有仔细阅读,才能洞察万物,静观其变。
这是末世的诗性。没有英雄轰然倒下,也没有小丑喜形于色,荒诞与反讽的混搭乃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的吟唱。当绝望越来越真实、越来越强烈的时候,它会成为情感的深渊,成为所有诗意与诗性重新爆发的策源地。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