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 齿轮的设计
项目 设计内容,步骤和说明 结果 确定齿轮材料,精度及其热处理工序 运输机为一般工作机器,选用7级精度(GB 10095-88)的直齿轮,小齿轮1选40cr钢,调质处理280HBS;大齿轮2同选40cr钢,调质处理240HBS,两者材料硬度差为40HBS
齿轮设计
齿轮设计
齿轮设计
1.齿轮齿数的选定 初选小齿轮1齿数z1=24,大齿轮2的齿数z2=i1xz1=4.3x24=103,u=z2/z1=103/24=4.3 Z1=20
Z2=103 u=4.3
2.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由设计计算公式进行试算的d1,即
d1t2.32
其中K=KAKvKHαKHβ
试选载荷系数Kt=1.3
小齿轮1传递的转矩
T1=106.5Nm=1.065x105Nm
(3)由表10-7选取齿宽系数φd=1
(4)由表10-6查的材料的弹性系数ZE=189.8Mpa1/2
(5)由图10-21d按齿面硬度查的小齿轮1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δHlim1=600Mpa
大齿轮2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δHlim2=550Mpa
(6)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N1=60n1jLh=60x1470x1x(2x8x300x8)=3.387x109
N2=3.387x109/4.3=7.877×108
(7)由图10-19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KHN1=0.90,KHN2=0.96
(8)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由式(10-12)得
[δH]1= KHN1δHlim1/S=0.89x600=534Mpa
[δH]2= KHN2δHlim2/s=0.96x500=528Mpa
所以 [δH]=528Mpa
Kt=1.3
φd=1
ZE=189.8Mpa1/2
KHN1=0.90
KHN2=0.96
[δH]1=540
Mpa
[δH]2=480
Mpa
[δH]=480Mpa
3.计算
3.计算
(1)试算小齿轮1分度圆直径d1t,代入[δH]中
d1t2.32=2.32 =65.057mm
(2)计算圆周速度v
V=πd1t n1/(60×1000)=π×65.057×1470/(60x1000)=5.007m/s
(3)齿宽b
b=φd d1t=1×65.057mm=65.057mm
(4)计算齿宽与齿高之比b/h
模数 mt= d1t/z1=65.057/24=2.711mm
齿高 h=2.25 mt=2.25×2.711mm=6.100mm
b/h=65.057/6.100=10.66mm
(5)计算载荷系数
根据v=5.009m/s ,7级精度,由图10-8查得动载系数Kv=1.15
直齿轮,KHα= KFα=1
由表10-2查得使用系数KA=1
由表10-4用插值法查得8级精度,小齿轮1相对支承非对称布置时,KHβ=1.423
由b/h=10.67,KHβ=1.423, 查图10-13得KFβ= 1.35 ,故载荷系数
K= KAKvKHαKHβ=1×1.15×1×1.423=1.63645
(6)按实际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由(10-10a)得
d1=d1t=65.057x=70.2447mm
(7)计算模数m
m=d1/z1=72.144/24=3.006mm
d1t=65.057mm
v=5.007m/s
b=65.057mm
mt=2.711
b/h=10.66mm
Kv=1.15
KHα= KFα=1
KA=1
KHβ=1.423
KFβ= 1.35
K=1.63645
d1==70.2447mm
m=3.006mm
4.按齿根弯曲强度校核
4.按齿根弯曲强度校核
由式(10-5)得弯曲强度设计公式为
m≥
确定公式的计算数值
1)由图10-20c查得小齿轮1的弯曲疲劳极限δFE1 =500Mpa, 大齿轮2的弯曲疲劳极限δFE2 = 380mpa
2)由10-18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KFN1= 0.83 ,KFN2=.0.90
3)计算弯曲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1.4 ,由式(10-12)得
[δF]1= KFN1δFE1/S=500x0.83/1.4=296.42Mpa
[δF]2= KFN2δFE2/S=380x0.90/1.4=244.286Mpa
4)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会在劳动争议调中的地位及作用新探.doc
-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管理制度(杨树整理).doc
- 工作面回风顺槽安技术措施.doc
- 工作面隐伏地质构探测 计划任务书2.doc
- 工业设计史概要(业设计专业复习重点).doc
- 工作计划20122013-2.doc
- 工信部--高级平设计师考点.doc
- 工具之80_基于任力的面试技术.doc
- 工具磨床的分类及要功能简介.doc
- 工厂五一促销活动案0320.doc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