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2开辟新航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2开辟新航路

HYPERLINK 找教案 课题:《开辟新航路》 一、说教材 《开辟新航路》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的内容。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新航路开辟经过以及影响。前4课内容介绍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从第5课开始学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本课内容相当重要,上承古代中国,下启近代世界。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真正开始融合为一个整体。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随后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发展。 二、说目标 1、课程标准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三维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影响。 ②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B、通过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 3、重点难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影响 难点: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雏形形成的重大意义 三、说教法 情境 —— 启发 —— 探究 —— 点拔 (创设情景) (设置问题) (开展教学) (点拔提高) 四、说学法 1、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史实大致了解,在好奇与探究的基础上,创设新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有利于新课的展开。 2、学法指导:情景再现、归纳分析、探究发散。 五、说过程 1、导入(选取新颖的角度) 【设计理念】:还历史本原 2006年1月13日,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它的标题《也许中国比哥伦布先做到》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与震惊。这篇文章声称,在中国发现了一幅明代世界地图,它证明了中国人早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并率先在500年前就完成了环绕地球的海上航行。 北京律师刘钢以其收藏的一幅古地图“天下全舆总图”作为物证,支持原英国皇家海军潜艇艇长凯文·孟席斯2002年提出的“中国人发现美洲”说。这张地图的题记显示,它是由一位名叫莫易仝的清代画匠在乾隆癸未年(公元1763年),根据一张明代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的地图仿照绘制而成的。这张地图绘制出了包括中国所在的亚洲,还绘制了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甚至还有南极洲的一部分。而根据地图上的题记判断,它所参照的明代原图是由郑和船队中的画匠所画。由此刘钢推断,早在明代初年,中国人就已经驾船环绕了整个世界,地理大发现的荣耀应当属于郑和船队。 至于郑和与哥伦布到底谁先发现了美洲,留给同学们以后来探究。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开辟新航路》。 2、过程(梳理清晰的主线) 【设计理念】:重现实结合 情境①:多媒体展示三幅地图:《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18世纪中国人绘制的天下全舆总图》 探究①: 不同时期的世界地图与现在的世界地图有什么区别?什么是旧航路?什么是新航路?欧洲人为什么舍近求远开辟新航路? 点拔①:15世纪的世界地图七大洲中只有欧、亚、非三洲,四大洋中也没有太平洋,16、18世纪的世界地图基本轮廓与现在的世界地图相似。 “旧航路”指传统的欧洲与亚洲之间的航路。15世纪以前,从东方到欧洲主要有3条交通要道:一是陆路,由地中海沿里海到达中亚;另外两条是海路,即由海路入波斯湾,经过两河流域达到地中海东岸叙利亚一带,或者先由海路至红海,然后由陆路至埃及的亚历山大港。 “新航路”是相对旧航路而言的,是指欧洲开辟的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必要性:经济根源: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需要 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 商业危机:东西方商道受阻 宗教需要:传播天主教 可能性:客观: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提高,物质财富的保障 主观: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设计理念】:梳理出第一条主线“东方的诱惑”(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境②:电影《哥伦布》片断 材料: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我们也把盖在大桅顶端以免它损坏帆缆索具的几张牛皮取下来吃了。但是它们经过风吹日晒和雨淋,已经十分坚硬,我们只好把它们放在海水里泡上四五天,然后再放在火上烤,这样才能吃下去。我们还常常吃木屑。有人卖老鼠……然而,即使这样也找不到老鼠了。? ——引自与麦哲伦一道作环球航行的

文档评论(0)

stz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