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5_型钢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3.05.012第卷第期西 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45 5Vol.45 No.5年月()201310NaturalScienceEditionOct.2013J.Xi′an Univ.of Arch.& Tech. 型钢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薛建阳1,2,林建鹏1,马 辉1(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2.西部建筑科技国家重点实验室(筹),陕西 西安 71005)摘 要:进行了7根型钢再生混凝土柱的拟静力试验,试件的主要设计参数为再生骨料取代率、轴压比和体积 配箍率.试验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掺入未使试件的水平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明显降低,对型钢再生混凝 土柱的抗震性能影响不大.轴压比过大,型钢再生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增大体积配箍率, 型钢再生混凝土柱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有所提高,水平承载力也略有增大.本文的研究可为型钢再生混凝土柱 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关键词:型钢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取代率;轴压比;体积配箍率中图分类号:TU 398+ .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930(2013)05-0615-07 长期以来,传统建筑业的生产模式是一种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生产方式[1].再生混凝土 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一方面可解决由大量废弃混凝土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另一方面,将再生骨料 取代天然骨料,可以减少建筑业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但再生混凝土由于再生骨料的来源 复杂,质量高低不同,其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变形性能等低于普通混凝土,使得再生混凝土结构性能较 普通混凝土结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5].将再生混凝土应用于组合结构中,就能使结构具有组合结构的 优点,弥补了再生混凝土的不足.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型钢再生混凝土结构的研究较少,还处于起步阶 段.为了深入研究型钢再生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以结构中的重要受力构件———柱为研究对象, 对7根型钢再生混凝土柱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再生骨料取代率、轴压比和体积配箍率对型钢再生 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1 试验概述1.1试件设计及制作本文主要考虑再生骨料取代率、轴压比和体表1 试件参数 rn积配箍率 sv三个参数对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试件截Tab.1 Parameters of specimensρ试件 粗骨料取 柱高 轴压比箍筋配置,面尺寸为240mm×180mm 采用的型钢选用 Q235编号 代率r/% H/mm n/钢筋种类,,ρ级工字钢 型号为I14型钢截面相对于柱断面的含s v %SRRC11 0780 0.6 1.36!8@90,钢量为4.98 %.纵筋采用强度等级为 HRB3354根SRRC12 70 780 0.6 1.36!8@90,直径为14mm 的钢筋 纵筋配筋率为1.423 %.再生SRRC13 100 780 0.6 1.36!8@90,、、混凝 土 强 度 等 级 为 C40 对 应 取 代 率 0% 70%SRRC14 100 780 0.3 1.36!8@90100%的混凝土实测立方体抗压强度分别为 47.70、SRRC15 100 780 0.9 1.36!8@90、51.8248.89 MPa.试件的设计剪跨比为 3.25.试件 SRRC16 100 780 0.6 1.02!8@120,,主要参数见表1 试件尺寸及配筋见图1 钢材材性参 SRRC17 100 780 0.6 2.04!8@60收稿日期:2013-05-02 修改稿日期:2013-09-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住房和建设部科学技术基金资助项目 (2012-K2-12);陕西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 择优基金资助项目(陕外专发[2010]26号);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基金资助项目(12JK0902) 作者简介:薛建阳(1970-),男,河南洛阳人,博士,教授,博导,主要从事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及工程结构抗震研究 .Fig.1 Dimensions and steel reinforcement layout of specimensFig.3 Program for loading图3 试验加载制度图2 试验加载装置Fig.2 Test set-up of loading图1 试件尺寸及配筋616 西 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 第45卷表2 钢材材性参数Tab.2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teel and reinforcement材料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弹性模量类型fy/MPa fu/MPa Es/G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