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章物质环境
第3章 物质环境 第1节 水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一)水因子的生态作用 1.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 (1)水是任何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生物的含水量有很大的不同。生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些水生生物可达90%以上,而在干旱环境中生长的地衣、卷柏和苔藓植物仅含水6%左右。 ?(2)水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生物的新陈代谢是以水为介质进行的,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废物的排除、激素的传递以及生命赖以存在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都必须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而所有物质也都必须以溶解状态才能进出细胞。 (3)水对稳定环境温度有着重要意义。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这一特性使任何水体都不会同时冻结,而且结冰过程总是从上向下进行。水的热容量很大,吸热和放热过程缓慢,因此,水体温度不象大气温度那样变化剧烈。 (4)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5)水使生物体保持一定的状态。 2.水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水分对植物生长有最低、最适和最高值3基点。 水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水分不足时,引起动物的滞育和休眠;许多动物的周期性繁殖与降水季节性变化密切相关。如澳洲鹦鹉在干旱年份就停止发育。 3.水对动、植物数量和分布的影响 降水分布不均:由于地理纬度、海陆位置、海拔高度不同所造成。 对植被的分布: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分为3个等雨量区,因而植被类型也分为3个区:湿润森林区、干旱草原区和荒漠区。 水分与动、植物种类与数量:降水量最大的赤道热带雨林中的植物达52种/公顷,而降水量较少的大兴安岭红松林中,仅有植物10种/公顷。 (二)生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1.植物对水的适应 根据栖息地,通常把植物划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1)水生植物:所有生活在水体中的植物的总称。 水体环境:弱光、缺氧、粘性高、密度大、温度变化平缓,能溶解各种无机盐类。 水生植物特点: a.发达的通气组织,以保证各器官组织对氧气的需要。根、茎、叶形成连贯的通气组织,以保证植物体各部分对氧气的需要。 荷花从叶片气孔进入的空气,通过叶柄、茎进入地下茎和根部的气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通气组织。 金鱼藻,属于封闭式的通气组织,该系统不与大气直接相通,系统内可以储存由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供光合作用的需要,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又被呼吸作用所利用。 b. 机械组织不发达甚至脱化 增强植物体的弹性和抗扭曲的能力,适应水体流动。 c.水下叶片很薄,多分裂成带状、线状 水生植物的水下叶片很薄,且多分裂成带状、线状,以增加吸收阳光、无机盐和CO2的面积。 水生植物的类型 水生植物根据其生长环境中水的深浅又可分成: 沉水植物:整个植物体沉没于水下,根部退化或消失。如金鱼藻、黑藻等。 浮水植物:如浮萍、睡莲。生长在浅水区,叶片浮在水面上,形状多为扁平,机械组织不发达。叶表面有气孔,分为扎根的浮水植物如睡莲,根系或地下茎固定在泥土里,根部所需要的氧气由叶片的气孔经由外界提供,叶柄会随水的深度增加而伸长;不扎根的浮水植物,如浮萍,植物根系并沒有固定于泥土中,而是沉于水中,植物体則飘浮于水面,某些还具有特化的气囊以利于飘浮。 挺水植物:生长在浅水区,植物体大部分挺出水面,根系固定在水底土壤,将其茎叶的一部份或大部份伸出水面。如荷花、芦苇。 (2)陆生植物 生长在陆地上的植物统称为陆生植物。依据其对水分的需要量及耐旱程度可分为湿生、中生及旱生植物。 ① 湿生植物 不能长时间忍受缺水,抗旱能力差,多生长在水边或潮湿的环境中。如水稻、秋海棠。 ② 中生植物 适于生长在水分条件适中的环境中,形态结构及适应性介于湿生植物与旱生植物之间,是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的一类陆生植物。 ③ 旱生植物 生长在干旱环境中,能忍受较长时间的干旱,且能维持水分平衡和正常的生长发育。主要分布在干热草原和荒漠地区。 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主要表现在根系发达、叶面积很小、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以及高渗透压的原生质等。 a.形态适应: (a)发达的根系: 如沙漠地区的骆驼刺,地面部分只有几公分,而地下部分可深达15米,扩展范围达623m2,可更多地吸收水分。 (b) 叶面积很小 叶片变态成刺状、针状或鳞片状,且气孔下陷。 如仙人掌科:叶片变成刺状。 (c)发达的储水组织 如南美的纺锤树:可储水4吨以上。它的树干两头细,中间粗,最粗的地方直径达5米。其上端有少数生叶子的枝条,远远看去,象一个插着枝条的花瓶,因此又叫瓶子树。旱季时,人们常砍棵纺锤树作为饮水的来源。若以每人平均每天饮水6斤计算,砍一棵纺锤树至少可供四口之家饮用半年。 这类植物能够贮备大量水分,适应在干旱条件下的生活。 猴面包树 b. 生理适应 原生质渗透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