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四、荷马史诗的艺案例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荷马史诗的艺术特色 荷马史诗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它的审美价值是多方面的。 两部史诗都是 题材重大,主题崇高的英雄史诗。 战争史诗 《伊利亚特》通篇写战争,歌颂古代氏族英雄的尚武精神,是军事题材的第一部巨著。 漂流史诗 《奥德赛》尽力写漂游,歌颂人类战胜自然的智慧和力量,是西方文学中第一部写个人遭遇的杰作,突出个体精神,成为中世纪流浪汉小说和近代小说的先驱,旅程文学的原型。 倒叙结构 两部史诗的故事时间跨度都是10年。采取倒叙的方法,从结尾处写起。过去发生的事件通过人物的回忆和讲故事叙述出来。 史诗回溯倒叙的结构布局,成为西方戏剧和小说的一个传统结构。即从中间写起,从高潮写起,从结尾写起。 阿喀琉斯 : 两次愤怒 《伊利亚特》集中描写了战争结束前51天的战事,重点描写只有4天,概括了10年战争的面貌和精神。史诗以阿喀琉斯的两次愤怒为情节枢纽,第一次愤怒为我们拉开了战争的帷幕,第二次愤怒使战机急转直下,突出了阿喀琉斯在联军中的决定作用。 《奥德赛》: 两条情节线 《奥德赛》将10年经历压缩在42天中表现,全诗有两条情节线索并行发展。 一是奥德修斯回家,二是帖雷马科寻父。类似中国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写法。 合二为一的情节 最后两条线索合二为一,父子相认,统一到对求婚人的斗争中。父子俩合力杀死了118个求婚人,全家团圆。 真实生活与幻想情节交织 史诗出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的因素。真实的社会生活与幻想的情节交织在一起,有关战争场面、家庭生活场面、劳动场面的描写都是写实的,可以说是朴素的现实主义;神话传说、理想人物、离奇经历、幻想故事的描写则是瑰丽的,可以说是浪漫主义的成就。 宏大的史诗场面 《伊利亚特》的格调雄壮,战争场面宏伟壮观,气势磅礴,节奏急促,具有阳刚之美。 《特洛伊》(2004)的电影改编,突出了史诗的大场面。 瑰丽的史诗场景 《奥德赛》的格调平静,场景瑰丽,变化多端,节奏轻慢,具有阴柔之美。 《奥德赛》(1997)的电影改编突出了海上与陆地如画般的美景。 奥德修斯:智多星 奥德修斯(Odysseus,罗马名:尤利西斯 Ulysses)希腊英雄典范,智多星形象,使用木马计战胜特洛伊人。他智勇双全、聪明狡诈,在他身上体现了人类克服重重困难改变命运的意志力量。他是个体精神的代表。 * 第三人称叙述 两部史诗都采用了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和第三人称的叙述手法,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 间接描写海伦的美貌:“为了这样一个女人,谁还怪得特洛亚和阿开亚的战士吃这么多年的苦呢?” 通过奥德修斯的反应,间接描写女妖塞伦歌声的迷人。 中西文学间接描写例子 间接描写的例子:托尔斯泰和高尔斯华绥也是通过别人的眼光来间接描写安娜和伊琳(《福尔赛世家》)的美貌。 中国乐府民歌《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动作语言和视听语言 史诗的语言都是从民间口头语言发展而来的,生动、准确、富于形象性。特别是大量比喻都是动作语言和视听语言,具有立体感,增添了语言的色彩和史诗的魅力。 这些语言大都是具体的名词,具体的动词,具体的形容词,抽象性不强。 视听描写 形容死:“哗啦一声,黑夜就盖上了他的眼睛”,“他就像个游泳人钻水似的从战车上翻下来,交出了他的性命”。 形容黎明:“曙光踮着她的猩红的脚趾偷偷走近他们”。 形容山影:“好像是一个牛皮的盾牌”。 苍蝇的勇气 其中对人的勇敢的比喻别具一格:“在他的胸膛里种进了一个苍蝇的勇气”。也许人们对用苍蝇来作比喻不以为然,为什么不用老虎狮子来形容人的勇气呢?这是因为苍蝇要吃人血,无论你怎么赶它,它都要飞回来。诗人用苍蝇这么个微不足道的小生物来形容一个军人在战场上的勇敢无畏,收到了奇效,这个比喻可以说在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 史诗的比喻都是直接源于生活,表现了诗人非常准确细致的观察力。 民间谚语 史诗还运用了大量富有哲理性的民间谚语,如“聪明得太晚就是愚蠢到极点”,“人的天赋才能是各各不同的”,“狮子不跟人来讲条件,狼也不跟羊来分庭抗礼——它们始终是仇敌”,“坏事总没有好结果,迟钝的也能赶上快腿的”。这些语言跟后来的《伊索寓言》中的结论十分相似,有的已成了至理名言。 从具象到抽象 史诗语言的具体性特点,说明了原始民族的抽象概括能力较差,感知具体形象的能力较强,感性认识早于理性认识,形象思维先于抽象思维,表现了人类思维发展的趋势,人类思维是一个运动过

文档评论(0)

treyhbgf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