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威廉·巴特勒·叶芝案例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述 《奥伊辛漫游记及其他》 (1889) 这是叶芝正式出版的第一本诗集,由长篇叙事诗《奥伊辛漫游记》(901行)和十四首较短的诗(多为抒情诗)组成。它是诗人日趋成熟的标志,登上诗坛的象征。 《奥伊辛漫游记》: 诗的主人公是爱尔兰英雄芬恩的儿子奥伊辛。他被仙女尼阿姆看中,选作情人,并在其引诱下离开六世纪的爱尔兰,遍访“生存”、“胜利”和“忘却”三岛,最后因旅途生厌而返回已经基督教化的爱尔兰,却发现伙伴们早已死去, 自己顿时变成三百多岁的老人。 该诗采用对话形式,借老年奥伊辛之口,对于公元5世纪第一个来到爱尔兰 传播基督教的圣帕垂克,讲述他在仙境的种种奇遇。在诗的结尾,圣帕垂克企图劝说奥伊辛忏悔,皈依基督教,但后者表示要追随他的伙伴们,不论他们是在地狱焚身还是在天堂欢宴。该诗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爱尔兰民族文化的热爱,对爱尔兰民族独立的向往。 《女伯爵凯瑟琳及各种传说和 抒情诗》(1892) 这是叶芝的第二本诗集,此诗集题献给毛德·冈。其中《女伯爵凯瑟琳》是为毛德·冈写的诗剧,也是叶芝的第一部成功的剧作。其余部分为抒情诗二十三首,其中多数是以曲笔写给诗人痴恋的对象毛德·冈的情诗。其中,出现频率最高、地位最显著的象征是玫瑰。 《心愿之乡》(1894) 该诗剧写一个少妇为一个小妖精所迷惑,离家出走,去到无忧无虑、长生不老的仙境。“它具有游仙诗的一切魔力和春天的全部清新,曲调清晰又好似梦幻。从戏剧角度上讲,这部作品实属他的上乘之作。” 《苇间风》(1899) 共收短诗三十七首,私人记事与秘术仪式的隐晦语言交混,失意、抑郁、“世纪末”的慵倦感和厌世感合成了主旋律。该诗一问世,便获得当年最佳诗集“学院”奖,巩固了叶芝作为第一流爱尔兰诗人的地位。 《胡里汉的凯瑟琳》(1902) 此剧叙写了1798年爱尔兰武装起义前夕,一个名叫麦克尔·吉拉内的青年人即将结婚,而一个过路的形似乞丐的老妇人对他说,他还有比结婚更高尚的命运;他注定要为爱尔兰去死。结果他放弃了富裕的生活,离开了未婚妻,追随老妇人而去。那老妇人是苦难的爱尔兰的象征。该剧由毛德·冈主演,演出大获成功,大大煽动了民族情绪。 《幻景》(1925) 经过对妻子“自动书写”的那些“不连贯的句子”加以整理、分析、诠释,叶芝与1925年完成了一部奇书《幻景》。 1925年版的《幻景》正文包括四卷书。 卷一《哈里发部分学到的知识》,阐述月相大轮理论;逐一解析二十八种月相的象征意义,并例举名人以说明相应之人类天性。 卷二《哈里发拒绝学习的知识》解说螺旋锥体的作用以及“大年”的划分法。 卷三《鸽子或天鹅》用螺旋锥体理论,具体评述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1927年的欧洲文明史。 卷四《普路托之门》用大轮理论,论述死后到再生期间灵魂的历程。 《塔堡》(1928)和《旋梯》 (1929) 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姊妹篇”,它们分别以叶芝居住的巴利塔堡和其中盘旋而上的楼梯为象征——前者为阳(男性),后者为阴(女性),暗示历史运动的轨迹和灵魂轮回的历程。 《驶向拜占庭》(1927) 拜占庭是小亚细亚古城,经罗马皇帝康斯坦丁一世重建,名为康斯坦丁堡(即今土耳其之伊斯坦布尔),公元6世纪时为东罗马帝国首都,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汇,繁荣一时,叶芝视之为理想的文化圣地,艺术完美和永恒之象征。 诗歌共四节: 第一节写物欲横流、生死轮回的自然世界不适宜肉体衰朽的老年人。鱼等象征繁殖。 第二节写老年人应该追求艺术和智慧。“教唱的学校”代表研习和传授技艺之所。 第三节呼请超自然的神圣力量赐予灵感和接引。 第四节祈愿灵魂脱离天然的肉身之后,不再投托凡胎转世,而要依附于一只古希腊巧匠铸造的金鸟,借助艺术的力量获得不朽。 《自性与灵魂的对话》(1928) 记录了诗人在生死大事上“与自己进行的争吵”。“灵魂”劝说盛年已逝的诗人放弃在想象中回顾“那些象征爱情和战争的事物”,这样,“就能使你脱离生与死的罪恶”。但是,“自性”却大无畏,像一仗剑的日本武士,要求“再次犯罪”。它对此生无怨无悔,有的只是成就之感;它情愿再入轮回,重度一生,使自己更加完善。 * 威廉·巴特勒·叶芝 (William butler Yeats)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现代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兼散文家,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曾被T·S·艾略特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他一生创作颇丰,其诗吸收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玄学的精髓,几度变革,最终熔炼出独特的风格。他的艺术探索道路被视为英诗主流从传统到现代过渡的缩影,而他的生活经历和精神世界与爱尔兰现代历史紧密相关,更为丰富多彩。 生平与

文档评论(0)

treyhbgf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