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让音乐为古诗插飞翔的翅膀论文
让音乐为古诗插上飞翔的翅膀
河南省滑县向阳小学 张慧敏
让音乐为古诗插上飞翔的翅膀
河南省滑县向阳小学 张慧敏
一、古诗与音乐文化的水乳交融。
中国古代的诗歌往往是与音乐舞蹈共生的。诗歌传唱的盛行不仅为古诗的传播、继承、发展做出了贡献,更使古诗和音乐紧密的结合起来。
我国的古代文学渊源流长,博大精深,以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傲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中,诗歌则是一朵光彩照人的奇葩,以独特的魅力感染着,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乃至世界各国人民,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成为我们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比如家喻户晓的《千家诗》,就因为易学好懂,题材多样,语句精炼而成为历史的启蒙教材,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极其深远。
我国早期,诗、歌本是一体的,诗即歌词,配乐而歌唱,正如《礼记、乐记》所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的作品都是和乐的唱词,其中的“风”、“雅”、“颂”大体是按音乐分类的。两汉时期专设掌管音乐的机构,叫乐府,任务就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收集歌词,所以当时的诗叫《乐府诗》,其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是民歌,叫乐府民歌。唐朝出现了格律诗,节奏明显,抑扬顿挫,便于歌唱,以至于很多茶楼酒肆时常有歌女演唱当代的名人名诗娱乐客人。宋代出现了词,宋词最初叫“曲子词”,是继律诗后用音乐伴奏的一种新诗体,因为和音乐密不可分,词又叫“琴趣”。
所以说,诗与音乐是一对同时诞生的孪生姐妹,不论古今中外,古代的诗歌都是可诵可吟的。吟唱是可加强诗句的平仄对比和声音的抑扬变化,把语言声调的组合与优美的旋律因素结合起来,从而创作出有独特韵味和音乐美感的吟唱作品来。一首出色的吟唱调就是一首优秀的歌曲。
我们以唐诗为例说说古诗入乐这一特色。唐人薛用弱曾在他的《集异记》里给我们讲述了开元年间的一段往事:冬日的一天,王之涣,王昌龄和高适相约踏雪郊游,在一家酒店里休息用餐。此刻正好有几位梨园伶官携带乐器在此唱歌作乐,王昌龄建议以被他们唱诗歌的多少来评判三人诗名的高下,王之涣,高适欣然应允。一会儿,一女伶伴乐而唱到王昌龄的绝句《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有点得意。接着歌声响起了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高适也高兴了。终于有人唱了王之涣的一首诗,是他的《凉州词》,听罢,三人相视而笑。
唐诗就是这样一篇篇的“发表”着,并伴着弦歌扩散传播开去。其实,唐代诗歌入乐的情况极为普遍,有些是把诗谱成歌曲,有些诗就是为当时的一些歌调写的歌词,所以很难把诗与乐截然的分开的。
在现代,古诗的实现意义体现在它已经作为歌词被大量运用,我觉得经典诗词与流行音乐的相融合,这是整个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结果。很多现在的流行歌曲在写作形式上,仍不可避免的借鉴或套用或模仿了古诗的语言格式与风格,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来创作现代流行歌曲,一方面,使得词作上继承了传统诗词语言上的提炼与表达手法上的含蓄内敛,另一方面,在主题表达上无疑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捷径,无论是说国家情怀,还是儿女情思,古典诗词往往具有将语言与情感,一同浓缩,从而增添许多回味的空间,和意境悠长的韵味。
我国古代歌曲艺术源远流长,经历了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古诗与音乐的结合从一开始的口头传唱,到后来的水乳交融,经历了很长的时间过程。古代诗歌本身具有格律化、音乐性、具有韵律的美。在古代,音乐入诗,是个热门。今天我们探讨了诗与音乐之间的深厚渊源,从而使得我们对诗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世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同时加强各民族文化间的交流,是世界文化向前发展的重要途径。
因此,没有诗意的音乐是苍白无力的,而缺乏音乐性的诗也必将在艺术上大为逊色,正是音乐和诗完美无缺的结合使得古代文学得以闪烁着璀璨的光辉。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艺术方面的精神财富,我们应珍惜这些财富,并在这些财富中挖掘出更加闪光和有价值的东西,以供人们享用。
二、让古诗音乐飞入校园
江泽民总书记就曾经指出:“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祖国文化遗产的瑰丽至宝。”而现在的孩子很多开口就是《自由飞翔》、《我是小沈阳》,要是等到他们长大再来听我国传统的音乐或诗词,就不太容易被认同和接受了。因此,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让孩子们在诗歌欣赏中提高人文素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现代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
小学课本当前学习的古诗量并不是很多,只不过每个学期学习2—4首,整个小学阶段加起来也只不过二、三十首。这对于有着古诗积淀丰厚的国度来说,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来说是一种遗憾。按《语文新课标》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至少要能够背诵70首古诗。如何让孩子有效地理解和背诵这些古诗呢?
去年国庆前夕,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把《语文新课标》中要求孩子们在小学阶段掌握的七十首古诗都搜集到了音乐,加上插图,整理成《古诗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