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吃饭》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⒈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钱钟书的思想和创作情况。
⒉了解作者所揭示的隐藏在吃饭背后的世态人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作者别具一格的散文风格。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用边读边议的方法。
一、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现代著名学者、小说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后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并至法国巴黎大学进修。1938年归国,先后担任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兰田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等职。1953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长篇小说《围城》(被誉为现代“儒林外史”)、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学术著作《谈艺录》、《七缀集》、《管锥编》、《宋诗选注》等。
二、作品简介
《吃饭》选自《写在人生边上》一书,该书由上海开明书店于1941年出版,前有作者写于1939年2月18日的自序,据此可以推知本文当写于1939年之前,而非教材中所说的“本文写于1941年后”。
《写在人生边上》共收有散文10篇,对世态人生有着敏锐的观察和剖析,语言幽默风趣,笔调犀利多变,是学者散文的代表之作。作者在序中曾经自述其创作旨趣:“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假使人生真是那样,那末,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缴卷。但是,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批评或介绍。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他们不慌不忙地浏览。每到有什么意见,他们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号,像中国旧书上的眉批,外国书里的Marginalia。”
三、时代背景
30年代开始,林语堂相继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以发表小品文为主,倡导幽默闲适的文风。其《论幽默》云:“欲求幽默,必先有深远之心境,而带一点我佛慈悲的念头,然后文章火气不太盛,读者得淡然之味。幽默只是一位冷静超远的旁观者,常于笑中带泪,泪中带笑。”
1933年至1935年,钱钟书任教于上海光华大学外文系,同时兼任《中国评论周报》(The China Critic Weekly)编辑,林语堂恰为该刊最重要的撰稿人。与此同时,钱钟书也在林语堂担任编辑的英文月刊《天下》(The Tien Hisa Monthly)发表过多篇英文文章。可见两人之间有过频繁的往来,钱钟书的散文也正继承了林语堂注重幽默闲适的作风。
四、课文分析
作者以吃饭为切入口,展开了对于人生欲求的探讨,这也是其众多小说、散文作品的主要题旨。在嘲讽世情时弊时,避免用直截了当的讽刺,而是用调侃的口吻。用一些看似自相矛盾或荒唐错谬的警句来揭示常人忽视、误会或掩盖的细节。作品在语言运用上汪洋恣肆,机趣横生,旁征博引,充分体现了学者的雅趣。全文分为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核心命题是“名义上最重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第二段核心命题是两个。一是人类所有的创造活动,不仅表示大脑的充实,而且证明肠胃的空虚;二是社会由两种人(穷人与富人)组成,他们有不同的人生观。第三段核心命题是“和谐”,即“完美的人格”,‘一以贯之’的‘吾道’,统治尽善的国家,不仅要和谐得像音乐,也该把烹饪的调和悬为理想。第四段指出“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全文神侃吃饭,在闲聊中将政治家的主张、婚姻择偶的动机、人际交往的准则、风流雅士的宴集尽情揶揄了一番。本文在艺术上最主要的特色是巧设新鲜的比喻和广征博引,侃侃而谈,让读者感受到知识和智慧的魅力。
一、作者借吃饭为题,通过各种类比联想和巧妙比喻,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
1、作者从“吃饭”的实质变成了“吃菜”,看出其中名实不符现象所掩盖的本质,由此联想到生活中一系列名实错位的矛盾现象,得出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的哲理性结论,批判爱财不爱人的金钱婚姻观,嘲弄政客心口不一和以公权谋私利等不良世风。
2、同时,针对“给人弄得混乱颠倒”的社会现实,作者阐发了“和五味以调口”的传统思想,倡导了多元“相成相济”的和而不同社会理念。
本文由“吃饭”而引发的议题广泛,涉及社会人情世态诸相,在针砭时弊中闪烁着活泼的思想和智慧的光芒。
二、使用了类比的方法
文章主要采用了类比论证方法。从吃饭说到结婚,说到艺术,说到政治,都是通过相似性联想展开的。其中,巧设陌生化的比喻是一个最显著的艺术特色。
如1、“吃饭有时很像结婚”
2、“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
3、“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等比喻,都具有出奇制胜的审美效果。
三、本文的另一特点是广征博引,让读者感受到知识和智慧的乐趣。
从柏拉图到孔子,从政治到经济,从音乐到烹调,从人情世态到人生观,作者似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老年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pptx VIP
- 2023《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微党课精品课件.ppt VIP
- 老年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生态系统课件课件.ppt VIP
- 《西方艺术鉴赏》课件.ppt VIP
- 成人肠造口护理-2019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上海市绿色社区创建状况调查和发展对策研究.pdf VIP
- 第一现场震撼世界的不朽影像黑镜头精选珍藏本 阿夏 285页.pdf VIP
-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1.pptx
- 2024年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450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