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翻译.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翻译

毕业设计外文资料翻译原文题目:Behavior of Masonry-Infilled Nonductil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s 译文题目:砌体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非延性性状 院系名称: 土木建筑学院 专业班级: 土木P1107班 学生姓名: 徐 鹏 耀 学 号: 201114010709 指导教师: 王 军 教师职称: 副 教 授 附 件: 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2.外文原文。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签名: 年 月 日附件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砌体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非延性性状文摘: 本文提出的一种关于高地震区由砌体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C)构成的框架的侧向负载抵抗建设传统建筑的性状的研究,这种类型的典型地被设计为重力载荷结合不足或根本没有横向载荷的较旧的建筑物,因此,它们不符合当前的抗震设计要求。此外,填充墙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侧力性能的参与最初的设计不被认可,往往造成过于保守的设计。在试图确定这种类型的结构的抗震易损性,实验方案进行了5个一半的测定,单层实验室模型具有不同数目开间的性状。结果表明,填充墙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显著高于极限强度,残余强度,并且对于未装修的框架初始刚度而不损害任何延展性,在载荷 - 挠度响应也是这样。此外,开间的数目似乎是有影响相对于所述峰值和剩余容量,失效模式和剪切应力分布。介绍一项研究计划是由建设工程研究实验室完成,以确定现有的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建造的宿舍型砖混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C)框架的建筑抗震易损性,这项研究调查了砌体面板作为整体结构元素充分非延性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性状。术语非延性如在本文中使用时是指基于该加固细节最初设计以抵抗重力载荷,很少或没有考虑横向荷载,例如风和地震载荷的钢筋混凝土在未装修时的预期性能,这种类型的较旧的结构不符合在高和中等地震区的韧性详情现代设计要求,因此,它们被认为是潜在的生命安全危害。其主要目的是制定准确的能力评价方法,以确保这些建筑在可能的地震活动过程中提供足够的生命安全保护。为了满足这一目的,用五个半比例模型进行了测试。所有的单层结构受到横向,平面内加载,当设计实验,有适合于这种结构系统没有标准化的周期性方案,此外,由于目标是开发基于强度的评估程序,是不是基于性能,使用单调荷载是合理的,此外,这一系列试验将作为未来的循环荷载试验的参考。这项研究中引入了新的参数,以预测和确定抗压强度和填充板的剪切强度,并且柱的应变强度和假设对角斜撑杆之间的关系。前峰、后峰在裸露和填充墙框架实验数据给出和比较,破坏前的有限元分析(FEA)进行支持的实验数据。背景:填充墙结构的几十个实验和分析研究已进行了近50年,钢铁和填充墙砌体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这项工作大部分都集中在刚性的概念。对于砌体填充墙复杂性的的理解早期的贡献在1956年由波利亚科夫介绍(波利亚科夫1956)。他的等效支柱概念,其中一个系统中被认为是表现为一对角支撑框架与压缩支柱的概念,认为从框架到填充应力仅在填充到帧的接口的压缩区发送,用分布较为典型的对角支撑系统不是均匀的剪力墙。1969年,斯塔福德 - 史密斯和卡特(斯塔福德 - 史密斯和卡特1969)将这一想法相当于支柱基于等效支柱的有效宽度的估计运用在填充墙框架的侧向刚度的分析方法,由应力确定分析生成的应变,横向强度最小的性能选择在不同的故障模式时的框架和加密区。这项工作在早期的研究大部分是被断言的(1963年福尔摩斯;史密斯1962年)。据观察在弯曲该未经加密的框架失效,设计一种简单的四铰门枢机构,而具有加密框架在剪切、在张拉柱失效。通过Fiorato et al.模型的工作。在1970年(Fiorato et al.1970年)清楚地表明,填充大幅增强框架的峰后行为。在多个层准静态的模式,循环工作的结论是,横向强度和能量耗散以及横向刚度能力被大大增强,在试图尽量量化这些现象,斯塔福德 - 史密斯和卡特(1969)合理预测了对角支撑方式的刚度,但不是峰值刚度。1996年Fiorato et al.(Fiorato et al.1996)在半量程框架上进行面内装载的研究也证明大量的强度和刚度的增加,以及增强的能量消耗,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个层面填充墙和边界框架强度损害发生于不同层次层侧移的预测。近日,Gulan和Sozen(1999)提出了基于面板/列几何现有的填充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易损性的排序方法。他们发现,该框架的填充剂贡献刚度估计应基于砂浆的压缩/张力强度。研究意义 鉴于在过去50年抗震建设规范的要求的许多变化,现有的结构与砌体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侧向负载抵抗系统和地震易损性是值得关注的。要确定老建筑的横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