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清所与中债登相关报道
上清所与中债登竞争序幕拉开
2011年12月21日 10:19 本文来源于 财新网
上海清算所推出中央对手方清算机制,此举意味着上海清算所与中债登的竞争正式拉开序幕,对市场成员则多了一个选择
【财新网】(记者 张宇哲 杨娜)成立两年之后,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清算所)终于实现了初衷——建立场外市场的中央对手方清算机制,也兑现了中国落实G20的承诺。此前2009年G20峰会要求,各国应在2012年底以前实现场外衍生品市场的集中清算。
12月19日,上海清算所在其官方网站宣布正式向银行间市场提供现券交易净额清算(下称现券净额)服务,即中央对手方(Central Counter Party,下称CCP)清算机制。这是在央行推动下,上海清算所实施的银行间债券市场第一项中央对手集中清算业务,标志着银行间债券市场集中清算机制的 正式建立,也意味着与中央国债登记公司(下称中债登)的竞争拉开序幕。
中央对手方清算机制是相对于双边清算机制而言,由某一清算机构充当中央对手方,成为原交易双方的交易对手的清算机制,以此提供集中的对手方信用风险管理和违约管理服务。
“这意味着丰富了债券市场的产品结算方式,市场成员多了一个选择。”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商协会人士对此向财新记者表示。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自1997年6月成立以来,一直由中债登负责债券托管,采用全额、实时、逐笔双边清算方式,即“券款对付”制度(DVP,Delivery Versus Payment)结算。
DVP债权债务清晰、流程简单,但随着银行间市场交易规模不断发展,日吞吐资金量已达2000亿元,大量手工操作及全额资金清算模式影响资金效率、清算效率。目前,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体的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已跃居世界第四位。
DVP主要是靠双边一对一授信来完成达成交易后的履约。引入CCP的集中清算机制以后,对于监管机构来说,通过专业的清算所对场外交易的集中登记、集中净 额清算,可实现场外市场的集中监测,有助于全面准确地掌握市场的风险,统一防范由个体风险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亦可以更顺畅的推动新产品出台。
从结算角度而言,“两种结算方式各有特点,DVP优点是实时到账,没有本金风险,但占用资金多;CCP由于是净额轧差、日中结算模式,其优势是占用资金减少,适合交易特别频繁、对资金头寸管理要求严的投资机构,比如券商、做市商等。”一位业内人士介绍。
目前,已有 22家金融机构成为上海清算所首批现券净额清算会员,包括银行和券商等。上海清算所将按照集中清算风险管理机制的标准和要求,陆续扩大现券净额清算会员队伍。
上海清算所自2009年11月底成立以来,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了清算会员、保证金、清算基金、风险监测、违约处置、银行授信、证券借贷等一整套集中清算风险管理机制。
不过,目前,上海清算所的交易品种少、规模小、交易并不活跃。截止12月19日,纳入净额清算的现券交易共34笔11.97亿元,净额清算后实际交割金额3.23亿元,轧差率为73%。
在上海清算所登记托管结算的债券产品仅有超短融、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非公开定向融资工具(即私募债)和短期融资券。不过,自2011年9月1日 起,新增发的短期融资已在上海清算所登记托管结算。短期融资券作为市场主要交易品种,每年在中债登托管量约7000多亿元,交易活跃,托管到上海清算所 后,将有利于后者做大业务规模和流动性。■
中票业务从中债登搬家至上清所 央行棋局待解
于舰 董云峰
继短融托管变更之后,作为规模最大的信用债品种,中期票据登记托管也于昨天“搬家”——从此前的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债登”)转移到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清所”)。
昨天有关中期票据业务转移的公告已经登在上清所网站,从消息公布的第一天起,中期票据发行业务便在上清所即刻展开,北新建材(13.61,0.00,0.00%)集团2013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公告成为上清所中票业务的“第一单”。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业内权威人士处获悉,此项业务的转移在更深层次上被理解为央行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规范管理的又一举措,并且,在央行作 出此项决策后,未来中债登与上清所的分工定位可能会更加明晰,前者专注于国债、央票和金融债,而上清所则定位于企业信用类债券业务。
上清所成“受益者”
上清所昨天发布的公告称,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自2013年6月17日起,上清所将开办中期票据的登记托管结算业务。该公告显示,中票发行应在 发行前与上清所签订《发行人服务协议》,开立发行人账户。发行人应在发行前,向上清所提交当期发行文件并通过上清所网站进行公告。同时,上清所为中票交易 提供清算结算服务,并提供代理付息及兑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