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招教考试幼儿教材教法教师科学课程特点.docVIP

河南招教考试幼儿教材教法教师科学课程特点.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招教考试幼儿教材教法教师科学课程特点

河南招教考试幼儿教材教法:教师科学课程特点 教师研究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起,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教师研究的关注点从观察教师行为或教学技能转为关注教师认知过程。[1]自80年代起,作为教师认知活动基础之一的教师知识成为教师研究的前沿。 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知识是教师如何教科学的知识,是教师如何将自己所积累的科学知识、科学能力与科学态度转化成幼儿易理解的形式,并以适当的方法逐步引导幼儿进行科学学习的知识。它主要包括教师的科学课程知识、儿童发展知识、科学教育方法策略知识与科学学习评价知识。科学课程知识是指教师关于幼儿科学课程和科学教育资源的知识,它不仅包括某一特定科学主题如何在横向和纵向上组织和结构的知识,即同一主题在不同年龄班的学习重点及其区别与联系,也包括幼儿科学教育可资利用的教材和其他教育资源的知识。教师的科学课程知识是教师开展科学活动的前提与基础。本研究综合运用问卷、观察和访谈法,剖析了幼儿教师科学课程知识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幼儿教师的科学课程知识比较贫乏;教师在确定主题目标与内容上存在较大困难,处于同义重复阶段;教师的教材与其他教育资源知识存在个体差异;教师整合资源的意识比较薄弱,但较重视现代信息设备,并逐渐重视和挖掘儿童这一宝贵教育资源的作用。 一、教师关于主题目标与内容的知识 幼儿教师在确定科学教育的主题目标与内容上常常存在较大的困难。教师往往不太清楚在幼儿阶段,孩子们应该学习哪些科学内容,学到什么程度比较适宜。问卷调查中,我们以生命科学领域的蜗牛主题为例考察了教师对主题目标与内容的把握情况。结果表明,仅有19.9%的教师较好地界定了小、中、大班蜗牛主题的目标与内容,①54.8%的教师只能部分把握准确,25.3%的教师则完全不清楚应如何界定适应不同年龄班的主题目标与内容。由此可见,幼儿教师对科学教育的主题目标与内容的定位尚不清晰。此外,从整体上来说,教师对幼儿可探究的科学知识领域也不甚清楚。一般来说,幼儿身边常见的动植物、科学技术及其影响、材料和科学现象、天气和自然现象都可成为幼儿探究的科学领域。但我们的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321名教师中,仅有69名(21.5%)教师能对此有清楚、全面的了解,而78.5%的教师对此都不清楚。可见,当前幼儿教师对科学教育内容的了解还有待于进一步加深。 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还发现教师的科学课程知识比较缺乏,尤为突出的是教师关于生命科学领域的主题目标与内容的知识非常欠缺。如我们在某园观察的三个蜗牛活动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该园同一天进行的三个蜗牛活动都不约而同地将目标定位于蜗牛的外形特征,只是在提问方式与观察顺序上有所差异,并没有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与已有知识经验来开展活动。以下是我们结合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所作的进一步分析: 小班《蜗牛》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使幼儿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2.培养幼儿对蜗牛的兴趣、观察力、注意力、想像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1.幼儿围成圈,一人一只蜗牛。提问:蜗牛是什么样子的? 2.从蜗牛头上的触角、眼睛按顺序引导幼儿观察,并让幼儿用手模仿蜗牛的触角及其伸缩。 3.提问:它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并让幼儿摸一摸,问:有什么感觉?发现了什么?壳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用? 4.学习蜗牛爬,听音乐爬,爬去喝水,结束。 (教师B1,2005/11/15,工作21年) 中班《蜗牛》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知道蜗牛的外形特征。 2.不害怕蜗牛,喜爱蜗牛。 活动过程: 1.播放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及其歌词,了解蜗牛爬得慢的特征。 2.出示一盘蜗牛,给每名幼儿一只蜗牛,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壳、触角、头、眼睛、身体、足)。然后,让幼儿将小蜗牛放在阳台上。 3.播放音乐,幼儿做游戏,学蜗牛爬。(教师B3,2005/11/15,工作3年) 从以上两份活动方案可看出,小班与中班活动的重点都是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不同的只是观察顺序而已。 大班《蜗牛》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蜗牛壳的作用、蜗牛的生活习性及特征。 2.通过观察,培养幼儿对蜗牛的喜爱及探索的态度。 活动过程: 1.今天我带来了几个小客人,你们知道是谁吗?对了,你们喜欢蜗牛吗?现在我有几个问题要考考你们,看能不能难住你们。 (1)你们说蜗牛是什么动物?它有眼睛、嘴巴、鼻子吗?它们都长在哪里?它有骨头吗? (2)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看见蜗牛?在它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条银白色的线吗?为什么? (3)如果蜗牛遇到某种东西会怎么样?为什么? 2.现在咱们来看看蜗牛的头、眼、嘴长在哪里。看看它怎样行走的,会不会留下白色的线。(教师B2,2005/11/15,工作1年) 不难看出,大班的B2教师仍将蜗牛的学习目标定

文档评论(0)

yichao13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