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弗朗科·莫迪利安尼(美) 人们总希望自己一生能比较平稳安定地生活,从而他们会计划整个生命周期内均匀地消费,以实现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 C=αWR+cYL WR为实际财富,YL为工作收入,α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消费倾向的高低与社会人口年龄的比例结构相关,年轻人和老年人比例增大,消费倾向会提高,中年人比例大,消费倾向会下降。 此外,消费时尚、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状况、税收政策等也会对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关系产生影响。 * *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米尔顿·弗里德曼 消费者的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 永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大致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数值的加权平均数计得,且权重距现在的时间越近越大。 Yp=θY+(1-θ)Y-1 C=cYp 当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因为收入上升时,人们不能确信收入的增加是否会一直持续下去,因而不会马上充分调整其消费;收入下降时,消费也不会马上下降。 依据该理论,政府想通过增减税收来影响消费的政策是不能奏效的。 * *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与永久收入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生命周期理论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提出以财富作为消费函数的变量的重要理由;永久收入理论偏重于如何预测自己未来收入问题。 联系:单个消费者是前向预期决策者。 第一,消费不只同现期收入有关,而是以一生或永久的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 第二,一次性暂时收入变化引起的消费支出变动很小,但来自永久收入变动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大。 第三,当政府想用税收政策来影响消费时,如果作为一种临时性的政策较之作为一种永久性政策效果较不明显。 * * ※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利率,利率变动对消费的影响视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在不同方向起作用的大小而定。也与研究对象收入水平的高低有关。 价格水平,通过影响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来影响消费,也会使消费者产生“货币幻觉”并进而影响消费。 收入分配,收入分配均等程度高平均消费倾向会比较大,反之会比较小。 * * 三、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 1、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2、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 * 1、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1)假设计划净投资i是一个固定的常数,为自发的计划投资。 2)均衡收入公式变为: y = c + i , c = a + by. 联立求解得: y = (a+i) /(1-b) 3)所以,知道了消费函数和投资,就可以求得均衡的国民收入。 例如:c=1000+0.8y,自发计划投资为600。 则均衡收入为 y=(1000+600)/(1-0.8) =8000(个单位) 此时,c=y-i=8000-600=7400 s=y-c=8000-7400=600与投资相等。 * * 4)消费函数决定收入的图解 * * 2、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1)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i = y –c = s,所以 i = s 储蓄函数:s = -a + (1-b)y 2)联立方程组,得:i = -a + (1-b)y,得: y =( a+i)/(1-b) 3)所以,知道了储蓄函数和投资,就可以求得均衡的国民收入。 例如:s = -1000+(1-0.8)y,自发计划投资为600。 则均衡收入为 y=(1000+600)/(1-0.8) =8000(单位) 此时,s=0,y=5000 s=i=600,y=8000 * * 储蓄函数决定收入的图解 * * 四、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y=c+i+g(均衡条件) c=a+byd(行为方程) yd=y-t+tr i=i0(行为方程) g=g0(行为方程) 整理得: y=(a-bt+btr+i0+g0)/(1-b) * * 五、四部门收入的决定 y=c+i+g+nx(均衡条件) y=a+b(y-t+tr) i=i0 g=g0 nx=x0-(m0+my) 整理得: y=(a-bt+btr+i0+g0+x0-m0)/(1-b+m) * * 六、乘数论 1、对乘数的感性认识 2、三部门中的政府购买乘数 3、三部门中的税收乘数 4、三部门投资乘数 5、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6、平衡预算乘数 * * 1、对乘数的感性认识 1)均衡收入为 y=(1000+i)/(1-0.8) 当i=600时,y=8000 i=700时,y=8500 2)投资增加了100,则收入增加了500。 3)解释: 投资100购买要素时,形成要素的收入为100;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要素收入100中,有80用于购买。 80的购买形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数字化农场管理方案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幼儿园社会治安最小应急单元管理制度.docx VIP
- PPT《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解读(OCR).pdf VIP
- 2025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新版试卷真题附答案(高中信息技术).docx VIP
- 生理学基础第十章-神经系统.ppt VIP
- ABB ACS180 drives User interface guide 手册(英语)说明书.pdf
- 驳岸工程施工方案.pdf VIP
- 股权激励变成股权纠纷通用.pdf VIP
- 南芯产品规格书SC8886.pdf VIP
- 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5年).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