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恶俗业余摄影追求
恶俗业余摄影追求
《N大恶俗业余摄影追求》之全帖整理版
村子里瞎逛一年多了,多是潜水,进来由于专业需要(新闻),
决定摔进泥坑,才开始留名浪迹于各贴之间,刚在蜂鸟网上瞎转,
发现这贴,个人觉得看后很受益,转给大家都看看,共同墨迹墨迹!
以下为全文:
陈年老帖,最近又被网友翻了出来;
居然再遭砖头瓦片齐下,认真是承蒙大家看得起……谢谢了。
就有若干鸟友(蜂鸟网友,简称“鸟友”)回帖或者站内短信,
命我把分成三截的帖子合并到一个帖子里。这事儿之前干过一次
(新手购买单反的16个常见问题一帖),这次再干一回,就把原帖CTRL C再CTRL V到这里;
即便其中部分内容或者口气在今天看来也许多少有那么点儿不够“温良谦恭让”,也没作更改;
这就算是遵命了交代了哦。
至今保持鼻青脸肿的状态赫然已经一年多了(去年三月发的这个帖子);
现在,继续吧,如果大家还有兴致。
——其实这个标题有点不准确;因为,这里总结的“N大”里,
有些指标还真是那些专业的、靠摄影吃饭的人们需要非常认真地关注的。
但作为和我一样的把摄影纯粹当玩的业余爱好者来说,
每每端起相机就自我感觉成了摄影专业人士的那种状态,真的已经臭大街了;
而这种臭大街的状态里,往往都离不开这“N大”。
因此,特作一罗列的同时,给安上这么一个名称。
注: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排名不分先后。
一大俗:背景虚化
不知道啥时候开始,人们评价镜头的时候会说“焦外虚化漂亮”了;
很多人于是一定要买一颗能够“虚化背景”的大光圈镜头,
好让镜头里的美女从背景里凸现出来、而背景恨不得都是有颜色的雾。
——你让美女直接站在一块毛玻璃跟前拍,不好么?
现在的论坛里,放眼望去尽是那种一个清晰的大脑袋或者半身、背景则飘飘乎乎影影憧憧的美女照;
为了得到浅景深而长焦200mm嫌短、光圈2.8嫌小,恨不得鼻尖清楚了鼻孔都得糊掉似的。
相反,前景背景都清晰、同时让肖像人物与周围环境共同组成一个和谐画面的片子却少而又少;
“糖水片”凝聚了无数摄影爱好者的得意。
我当然不反对必要的背景虚化。
但如果只是做到背景虚化了、肖像凸现了就满足得不行,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拍出一张背景虚化的肖像,对于随便一台单反配合一个大光圈或者长焦镜头来说都实在是太容易做到的事儿了;
拿着这种片子跟小卡片机出来的比去、然后就特别得意、进而非常欣赏自己的“摄影水准”,
只能说真是对摄影这事儿没啥追求。
想起许多网站组织的各种模特外拍活动。
无论去的什么环境、当时什么光线、周围什么布置,一概不论,
拍起片来都只管把周围一切都虚了去、
反正只是要“凸现” 那张漂亮的脸蛋或者那截妖娆的身材。
何苦来呢;倒不如有些活动组织者的做法,一切都在某酒店里开个房就搞定,
还一会儿乡村一会儿酒吧一会儿798的来回折腾干吗。
二大俗:锐
“锐!红圈镜头真锐!我的片儿怎么就那么肉?”——听着耳熟吧?
有多少人买回来一个镜头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对着随便一个什么地方
摁上几张然后倒到电脑上把照片放到100%仔细盯着每一个象素看它是不是够“锐”?
然后又有多少人把别人用另一个镜头拍出来的片子拿来、同样是在屏幕上放到100%大小然后两者作比较?
得说,镜头当然有锐度指标,锐度当然有差别。
当然谁都希望自己拍出来的照片嗷嗷锐嗷嗷清晰。
可是,咱们不妨想象一下,那些摄影史上的传世之作假如锐度都下降了20%,
是不是就不值一提了?你拍出来的照片若是锐度猛涨了一倍,so what?
什么时候开始的,怎么大家伙儿都那么乐于当一个“职业器材裁判”了?
我们买了器材,不是准备去摄影的么?
三大俗:全幅
呜嚷呜嚷的声音在说着,“全幅是硬道理”,“非全幅只是过渡产品”、“全幅才是真正的未来”。
这都不用我怎么证明了,不管蜂鸟无忌这种“专业”网站、还是新浪搜狐这些“业余”网站都这么说。
可事实是什么样呢?
1,现在非全幅DSLR的销量、保有量都已经远远比全幅的要多得多,
并且现在仍然是每售出一台全幅相机、同时就售出N十台非全幅相机的形势;
2,绝大多数摄影入门者的第一台单反都会选择非全幅,
未来非全幅将必然占据绝对多数的拥有用户;
3,各厂家(以尼康、佳能为首)都在致力于研发专门应用于
非全幅相机的镜头并且逐年都有专用镜头上市;……
就上面这几条原因,咱们用脚趾头想想:凭什么说非全幅“只是过渡产品”?
——相反,我倒是觉得,那些焦段只在全幅上合用的反而可能成为过渡产品,
除非它只专为全幅设计、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