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豆猪肉
豆猪肉
吃豆猪肉会得绦虫病
啊苯答措
人们患了猪肉绦虫后,就会从粪便中排出绦虫的妊娠节片。猪是一种贪食且喜事肉的动物,当猪吞食了绦虫的节片,节片中绦虫卵经过猪的胃肠道,在里边脱壳而出成为六钩蚴,经过血液循环被输送到猪的身体各部,猪的体表和四肢肌肉中是其主要的终点站,在猪肉中发育成囊尾蚴,猪肉里有许多含有囊尾蚴的小包,俗称豆猪肉。其实猪只是绦虫的中间宿主。当人吃了没有煮熟的豆猪肉以后,猪肉中的囊尾蚴进到人的肠子里,经过2~3个月就发育成成虫,定居下来,在人肠管里交配发育,人就这样成了猪肉绦虫的终宿主。
患猪肉绦虫病的病人本身排出的虫卵或成熟的节片被误食以后,在人肠道里的虫卵脱壳也可以变成六钩蚴,它们像在猪身体内一样地从肠壁进入血循环,随血流分散到人身体的其他部位,如脑、皮下、肌肉,甚至心、肝、肺、肾、眼中,在这些部位,囊尾蚴都可以寄生下来,而被称做囊虫病,其中以脑囊虫病最多见且严重,可以引起癫痫发作、颅压增高,甚至精神失常。所以人类既可以是猪肉绦虫的终宿主,也可以是中间宿主。
因此,患了猪绦虫病要及时驱虫治疗以避免传染他人。加强肉类检疫,屠宰场发现病猪要妥善处理。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半生不熟的猪肉,厨房中的砧板、菜刀要生熟分开。不随地大便。对猪圈要严格管理,这样才能避免发生猪肉绦虫病和囊虫病。
识别米猪肉
米猪肉即患囊虫病的死猪肉。这种肉对人体危害很大,不能食用。识别时主要是“看”,“米”猪肉一般不鲜亮,肥肉瘦肉及五脏、器官上都有或多或少米粒状的囊包。囊包虫呈石榴籽状,寄生在肌纤维 ( 瘦肉 ) 中,腰肌是囊包虫寄生最多的地方。用刀子在肌肉上切,一般厚度 1 厘米,长度 20 厘米,每隔 1 厘米切一刀,切 4 - 5 刀后,在切面上仔细看,如发现肌肉上附有石榴籽一般大小的水泡,即是囊包虫。这种猪肉即是米猪肉。
===========================
米猪肉是含有寄生虫幼虫的病猪肉。瘦肉中有呈黄豆样大小不等,乳白色,半透明水泡。象是肉中夹着米粒,故称米猪肉。人吃了米猪肉会得两种病。一种是绦虫病,会在小肠长出长达2 一4米的绦虫,在粪便中排出一节节的白虫子,叫寸白虫。另一种是囊虫病,误食了囊虫后,虫卵在胃液,肠液的作用下,孵化出幼虫,钻入肠壁组织,经血液带到全身,在肌肉里长出一个个象米粒一样的囊肿,囊虫可寄生在人的心脏,大脑,眼睛。长在眼睛就失明,长在大脑引发癫痫。治疗很困难。
人若吃了未经煮熟的“米猪肉”,即受感染囊尾蚴可固着在人的肠壁上,逐渐发育成成虫,长期寄生于肠内,通过粪便不断排出节片或卵,此时称绦虫病。节片或卵通过污染的手或蔬菜被人食入经消化作用,孵出幼虫(囊尾蚴),进入肠壁,通过血流在肌肉、皮下组织、脑、眼等处寄生,此时称为囊尾蚴病。凡在40平方厘米的肌肉上发现囊尾铀或钙化的虫体3个以内者,可用冷冻或盐腌法处理。如40平方厘米内有4~5个囊尾蚴,则高温处理。
囊虫病是由猪肉绦虫的囊尾蚴寄生于人体组织引起的疾病。侵犯脑部最常见,其他可寄生于皮下组织、肌肉及眼部等。绦虫病患者是唯一传染源,感染方式有内源性、外源性自身感染和异体感染,青壮年发病率高。属中医“虫证”、 “痫证”等范畴。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根据寄生的部位而异。 1.脑囊虫病。 (1)癫痫型:最常见,反复发作各种类型癫痫。 (2)脑膜炎型:具有急性、亚急
一般来是吃了含有囊尾蚴的猪肉导致患病
囊虫病为猪肉绦虫的囊尾蝴寄生于人体而导致的疾病,
其寄生部位很广,常见的顺序为:皮下组织,肌肉、脑、眼、心脏、舌、口、肝脏、肺、腹膜、上唇、乳房、神经鞘、骨。组织中囊尾锄一般被一层纤维囊所包围,其外有细胞浸润,以后发生纤维样变,死后逐渐钙化。
肝囊虫病表现为肝内多发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清楚。免疫学试验可对囊虫病的诊断提供依
据,猪囊尾蝴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酶标对流免
疫电泳(ETTB)及猪囊虫补体结合试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
高,EM 对肝囊虫病的敏感性达80%.
我复制了一片关于猪肉绦虫的教材你看看可能有帮助
链状带绦虫(Taenia solium Linnaeus,1758)也称猪肉绦虫、猪带绦虫或有钩
绦虫,是我国主要的人体寄生绦虫。古代医籍中称之为寸白虫或白虫。早在公元217年,
《金匮要略》中即有白虫的记载,公元610年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将该虫体形态描
述为“长一寸而色白、形小扁”,并指出因炙食肉类而传染。我国《神农本草经》中记
录了三种驱白虫的草药。人体感染囊尾蚴早在1558年就为Rumber所发现,以后又由Kuche
meister(1855)与Leuchart(1855)分别以饲养方式证实了猪囊尾蚴与人体成虫的关系
。
形态
成虫乳白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