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重庆知识青年下农村.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0年前重庆知识青年下农村.doc

70年前重庆知识青年下农村   1945年初,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南方局收到中共中央发来电报,要求在大后方开展农村工作。指示说:“南方局在目前时期工作,除开进行一般的民主号召和上层联络工作外,应大力进行下层群众工作,在大后方农村建立可靠基础。南方局和大后方的党组织,应以农村工作为主要工作,应设法发动与训练一些党员、进步青年学生、进步人士,利用各自的社会关系,深入到农村中去,利用合法与非法的方式为农民服务,联络农民以及民团等,并努力获得成绩。只有这样,我们在日本可能进攻云、贵、川时或将来国内的重大事变中才有可靠的基础发动游击战争。”周恩来同王若飞研究后,立即向南方局各直属机关及辖属地方党组织进行布置,要求坚决遵照中央指示,进一步设法动员党的骨干、进步人士及知识青年去基层和农村加强群众工作。周恩来在红岩村就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作了专题报告,阐明了这一行动的重大意义。   南方局还在红岩村和一些“据点”主持举办了农村工作人员训练班,各省、市一些党组织也相继举办。      号召把爱国民主运动推进到农村   南方局青年组(简称青年组)接到任务后,由张黎群主持这项工作。   1945年1月21日,《新华日报》发表了张黎群的文章《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指出:“当前只有几百万学生同几千万工农青年结合起来,才能变为一个有力的青年运动。当前的中心任务就是在两者之间架起桥梁。”2月4日发表的林焕成(朱语今笔名)、张黎群共同署名的文章《展开青年学生的民主运动》中,也号召把爱国民主运动推进到农村中去。   2月18日,《新华日报》发表了林焕成的文章《知识青年的岗位在农村》,指出:“我们民族的苦难和屈辱的完全解除,就一定要在占我全民族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完全解除了自己的苦难和屈辱以后。……促使广大农民觉醒这一工作,又一定需要大批的已觉醒的知识青年去做。这需要大批的知识青年深入到农村里去,与广大农民结合起来,教育他们,组织他们。”文章针对种种实际困难和思想问题,作了解答,特意嘱咐:长期黑暗封建统治下的农村的荒凉和污秽,农民的迷信、愚昧、疾病、饥饿……这一切的罪恶的源泉,并不在农民本身,而在这个社会。要在思想上准备能与落后的环境相处,要认识农村工作的艰苦性和长期性,不要犯急性病,而要脚踏实地的工作,也许一时看不出什么成绩来,但且等着将来。   2月28日,《新华日报》进一步发表文章《知识青年应当到农村去》,以社论的名义号召:“为了抗战,为了民主,知识青年应当和农民结合,为农民服务。”   5月7日,青年组负责人刘光在《青年生活》专刊上发表文章,对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从理论上、实际上再作启发。在这期间,《新华日报》还发布了许多有关农村生活、农村工作的信息。   仅仅半年时间,连续发表了这么多启发、号召、指导性的文字,既说明南方局对农村工作的重视,也说明确实有许多困难、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摆在面前。   除了在报纸上进行宣传,张黎群同时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在红岩村,每个月都有一次“据点”工作座谈会,有重庆职业青年“据点”、工人“据点”、各个学校“据点”和妇女“据点”的主要人员参加。1945年上半年,连续召开几次座谈会的主题都是“到农村去”,还请于江震作过一次报告,反映很好。中央大学“据点”负责人吴佩纶说:“我们对下乡工作更有信心了。”也有人说:“收获不少。”事实证明,这一部分干部思想搞通了,对动员工作有很大帮助。青年组还组织了3个农村工作研究组,定期讨论有关下乡的问题。   各个“据点”参加座谈会和研究组的人员回去以后,又各自选择适合而且自愿到农村去的人,相继举办座谈会、研究组,传达下乡的精神。      进步青年下农村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当时,在重庆的进步青年们,大多能从实际工作中了解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没有出现在原则上反对的。但是真要到乡下去,却存在着各种思想状况和实际因难。比如,有的人摇摆不定,说我是学理工科的,农村留不住我们;有的人觉得在外多年,回去时两袖清风,会让人看不起;有的人说,我还要在城市住半年,多学点东西再去;有的人认为农村太落后,没有书报看,受不了。甚至有的人根本不愿意下农村,认为抗战需要人,建国也同样需要人,我将来努力建国好了;有的人说,家里希望我继续念书,为了家庭不破裂,只好暂时不下乡;有的人要负担一家老小的生活,离开了,全家就会陷入绝境。   即使决定下乡的人,也有不少困惑。比如,有的人说,一个人下乡起不了什么作用,人去多了,环境又不允许;有的人说,到农村去,遇到抓壮丁怎么办?有的人觉得农村交通不便,相隔几百里,怎么联系?   在领导方面,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到什么地方去就是一个大问题。张黎群根据王若飞的指示,向川东及国民党统治较弱的地方布置人员,这是一个大方向,实际上也只能尽力而为,根据能谋取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