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_急性冠脉综合征诊疗进展.ppt

培训课件_急性冠脉综合征诊疗进展.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推荐 2012年 焦点更新推荐 备注 I类指征 4. 选择最初的保守治疗(即非有创治疗)策略的UA/NSTEMI 病人,入院后,除了使用阿司匹林和抗凝治疗外,还应该尽快使用氯吡格雷(负荷量以及随后的每天维持剂量)至少使用1个月,最好使用1年(证据水平:B) 4. 保守治疗的UA/NSTEMI患者,入院后应该尽可能早使用(负荷量+维持量)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并维持12个月(证据级别B) 修正推荐(或替格瑞洛)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 5. 选择最初的保守治疗策略的UA/NSTEMI 病人,如果随后出现再发性症状/缺血、心力衰竭或者严重的心律失常,接着应该进行诊断性冠脉造影(证据水平:A)。应该在诊断性冠脉造影(上游)之前(证据水平:C),在使用阿司匹林和抗凝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静脉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静脉依替巴肽或者替罗非班;证据水平:A),或者氯吡格雷(负荷量以及随后的每天维持剂量;证据水平:B)治疗。(证据水平:C) 5.保守治疗患者,如出现症状恶化、心衰、严重心律失常,则应该行诊断性造影(证据级别A),造影前应该静脉使用GPIIb/IIIa拮抗剂(证据级别B)或口服负荷量+维持量氯吡格雷(证据级别B),或替格瑞洛(证据级别B) 修正推荐(将使用GPIIb/IIIa拮抗剂的证据水平由A改为B)。 【阿司匹林+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抗凝剂】 (二)抗血小板治疗 2011年推荐 2012年 焦点更新推荐 备注 I类指征 6. 拟实施PCI的UA/NSTEMI病人,推荐使用负荷量的噻吩并吡啶。使用方案为如下任何一条: (1)在PCI之前或者当时尽早使用氯吡格雷300-600mg(证据水平:A)或者 (2)一旦冠脉造影完毕并且决定继续进行PCI,立即并且不能晚于PCI后1小时,给予普拉格雷60mg(证据水平:B)。 6.计划行PCI时,负荷量P2Y12拮抗剂在以下情况下应该推荐使用: a.术前尽早使用氯吡格雷600mg者(证据级别B) b.造影结果提示需要PCI时,立即给予普拉格雷60mg,最晚PCI术后1小时内口服(证据级别B) c.PCI前和PCI时给予替格瑞洛180mg(证据级别B) 新的推荐(氯吡格雷由300-600mg明确为600mg者(证据级别由A变B)) 【氯吡格雷600mg或者普拉格雷60mg】 7. 噻吩并吡啶治疗的使用时间和维持量如下: (1)进行PCI的UA/NSTEMI病人,氯吡格雷 75mg qd 或者普拉格雷10mg qd至少使用12个月 。(证据水平:B) (2)如果出血的风险大于使用噻吩并吡啶治疗的预期获益时,应该考虑早期结束该项治疗。(证据水平:C) 7.P2Y12受体拮抗剂的使用时间 a.PCI患者,氯吡格雷75mg/天,或普拉格雷10mg/天,或者替格瑞洛90mg bid至少维持12个月 b.如果出血并发症风险高于P2Y12受体拮抗剂的获益,应该考虑尽早停药(证据级别C) 新的推荐(增加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75 mg或者普拉格雷10mg或者替格瑞洛】 【早期结束噻吩并吡啶治疗】 (二)抗血小板治疗 症状出现,ACS诊断 危险分层(TIMI、GRACE评分) 有创性治疗 有创性治疗 低危 保守治疗 高危 有创性血运重建治疗(PCI/CABG) 六、血运重建— 基于危险评估,分层治疗 六、血运重建— 基于危险评估,分层治疗 冠脉造影 是 左主干病变 糖尿病或左心功能不全 单支或双支 是 否 出院 否 3支病变或2支合并LAD近端 冠心病 CABG 药物,PCI或CABG 否 PCI 或CABG ACCF/AHA 2011早期治疗策略的选择 首选策略 病人特征(具备以下特征之一) 有创治疗(PCI或CABG) 静息性或再发性心绞痛发作,强化药物治疗后活动耐量低; 心肌标志物升高; 新发或疑似新发的ST段压低; 心力衰竭,二尖瓣返流; 无创性检查发现高危表现;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持续性室速; 6个月前PCI; 既往CABG; 高危险评分(TIMI, GRACE); 左室功能降低(EF小于40%); 保守治疗 低危评分 无高危特点 2011年推荐 2012年 焦点更新推荐 备注 I类指征 1. 早期侵入性治疗策略(比如诊断性冠脉造影及再血管化治疗)适合于在难治性心绞痛或者血流动力学或者电学不稳定(无严重伴发疾病或者这种治疗的禁忌症)的UA/NSTEMI病人进行。(证据水平:B) 1.难治性心绞痛或血流动力学/电不稳定患者,尽快行介入治疗(证据级别B) 维持2011年推荐不变 2. 早期侵入性治疗策略(比如诊断性冠脉造影及再血管化治疗)适应于起初稳定的、但临床事件发生的风险增高的UA/N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