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运用之修辞篇 基础篇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比喻 比拟 夸张 排比 对偶 反复 设问 反问 借代 比喻 说明: 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就是用某一种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种事物或情境。 比喻包括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 作用: 可使语言形象生动,使所有比喻的事物显得十分新鲜,清晰、传神,使复杂的道理由难化易,简洁明了,使读者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明喻 说明: 说甲像乙,也就是说本体象喻体。 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能明显地看出是打比方比喻词:“像”、“像……似的”、“像……一般”、“好比”等。 示例: ①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 ②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 ③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 暗喻 说明: 说甲是乙,也就是说本体是喻体。 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本体与喻体的关系比明喻密切。 比喻词:“是”、“成了”、“变为”等。 示例: ①八只小猫真的成了和他们共思想共行动的小朋友。 ②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借喻 说明: 直接把甲说成乙。 借喻不说本体,而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把本体说成喻体,没有比喻词,本体也不出现。 示例: ①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②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博喻 博喻 ,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又叫连比。博喻不同于明喻、暗喻、借喻等等各种比喻,博喻运用得当,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 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 它的特点是:连续性。 示例: ①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 (杨朔《画山绣水》) (分析)上面例①用“莲花”、“海棠叶儿”、“一挂一挂的葡萄”、“仙人骑鹤”、“乐队吹箫”五个喻体来比喻“累累垂垂的石乳”这一个本体。 ②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的灰色的瓦瓴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王蒙《春之声》) ③“砰”一声,郎平的一记重扣,激起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像海涛击岸,像山洪爆发,像飞瀑倾泻。观众们蜂拥到场子里,将一束束散发着馨香的鲜花,献给教练、领队和姑娘们。 (鲁光《中国姑娘》) (分析) 例②用“雪”、“玉”、“飞溅的浪花”三个喻体来比喻“白丁香花”这个本体。 (分析)例③用“海涛击岸”、“山洪爆发”、“飞瀑倾泻”三个喻体来比喻“欢呼声和掌声”这一个联合体。 ④张老师却是一对厚嘴唇,冬春常被风吹得爆出干皮儿;从这对厚嘴唇里迸出的话语,总是那么热情、生动、流利,像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不断在学生们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识的种子,又像一把大笤帚,不停地把学生心田上的灰尘无情地扫去…… (刘心武《班主任》) (分析)例④用“播种机”、“大笤帚”两个喻体来比喻“话语”这一个本体。 特别提醒:如果用一个喻体来比一个本体,又用另一个喻体来比另一个本体,这不是博喻,这是比喻的连续运用。 比喻修辞格之博喻(延伸阅读) 所谓“博喻”,是比喻修辞格的一种铺陈形式,作者为了强调某个事物,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便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设喻,形成一连串比喻,我们把这种形式,就称为博喻。 《劝学》中用比喻的方法进行说理,有的地方就形成“博喻”,句式整齐匀称,读来语气酣畅音韵铿锵。如: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博喻中比喻句的数量没有固定,一般来说要有两个或更多,方可称之为博喻。如《我的空中楼阁》中: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这段话有一个喻本,一连用了五个喻体,这种博喻修辞手法,使小屋有了动感。将“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