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手翻译]使锂离子二次电池拥有高倍率充放电性能的碳覆磷酸亚铁锂纳米粒子的合成.docVIP

[試手翻译]使锂离子二次电池拥有高倍率充放电性能的碳覆磷酸亚铁锂纳米粒子的合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試手翻译]使锂离子二次电池拥有高倍率充放电性能的碳覆磷酸亚铁锂纳米粒子的合成

使锂离子二次电池拥有高倍率充放电性能的碳覆LiFePO4纳米粒子的合成 Muxina Konarova, Izumi Taniguchi?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Graduate School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12-1 Ookayama, Meguro-ku, Tokyo 152-8552, Japan 文章信息 文章历史 收于2009年9月12日 接受于2009年12月5日 2010年1月8日后许可在网上公开 关键词 碳覆LiFePO4 纳米粒子 喷雾热分解 湿法球磨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摘要 我们开发了一种新型制备技术,这种技术是使用喷雾热分解和湿法球磨处理后进行热处理来合成碳覆LiFePO4 纳米粒子。使用这项技术时,在碳覆LiFePO4 纳米粒子的制备过程中被观测记录的过程参数的范围很广,如球磨时间和球粉比。我们探讨了各种工艺参数对复合LiFePO4 / C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然后通过对X射线衍射分析、射场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 、布鲁诺尔·艾米特·泰勒算法以及使用一个 Li|1 M LiClO4 in EC:DEC = 1:1|LiFePO4电化学电池进行测试,对这些结果进行了讨论。碳覆LiFePO4 纳米粒子在经过500摄氏度的环境下用喷雾热分解,用球粉比为40/0.5的球磨以每分钟800转的转速在氩气中研磨3小时后,在600摄氏度、N2+3%H2的气态环境中进行4小时的热处理制备得到。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测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LiFeO4粒子尺寸有显著影响。此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用这种方法制备出的几何半径146nm的LiFeO4粒子被几纳米厚的碳层覆盖着。电化学测试表明,含碳覆LiFePO4纳米粒子的电池可以提供更显着的放电容量,循环稳定性和在高充放电倍率下工作的能力。这些电池有在0.1C充放电倍率时165mAhg?1、5C时130mAhg?1、20C时105mAhg?1和60C时75mAhg?1的首次放电容量,并且在100次循环使用后没有容量衰减。 Crown Copyright ? 2009 Published by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简介 最近,LiFeO4作为拥有相对而言的低毒性、低成本以及丰富的原材料的潜在次世代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而备受关注。它还拥有比金属锂电池更高的3.4V锂嵌电压和高达170mAhg-1的理论容量 [1,2]。然而,由于橄榄石结构LiFeO4的低导电性和低锂扩散[1,3–6] 阻碍了其在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上的应用。除非能改善其低导电性和锂离子穿过LiFePO4/FePO4界面时缓慢的扩散速度,否则LiFePO4 负极的低导电率会使其难以充分利用于锂离子电池。目前,通过减小粒子半径[6–11]和碳覆[12–19] 或复合LiFePO4/C[4,20–26]来提高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已经稍见成效。 此外,LiFePO4材料的合成制备也发展出很多种方法,包括固态反应[5,18,21,27-29]、多元醇法[7]、溶胶凝胶法[29,30]、水热合成[12,29,31,32]下、微波合成[3,12,20,33]、溶剂热法[11,34]、机械活化 ?作者联系方式:Tel.: +81 3 5734 2155; fax: +81 3 5734 2155. E-mail address: taniguchi.i.aa@m.titech.ac.jp (I. Taniguchi). [6,13,14,16,17,24,35-37]、共沉淀法[8,9]和模板法[22,38,39]。可需要降低粒子半径和对LiFeO4进行碳覆时,制备方式的发展却使合成的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因为上述合成方法大都需要高退火温度、较长的退火时间或需要多步骤研磨。同样,也难以精确控制在水热合成情况下所制备材料的化学成分。喷雾热分解是用以接续或单步制备精细均匀的多组分粉末时常用的方法。相对于常规的陶瓷制备法,通过喷雾热分解获得的粒子大小有序分布在微米和亚微米之间,具有纯度高、易控制成分的特点 [40]。喷雾热分解在退火后能获得所需材料的同时,退火所需的时间也比常规的陶瓷制备法短。此外,通过对喷雾热分解获得的粉末进行球磨处理后获得的粉末拥有较窄的粒度分布。与此相反,通过多种耗时的烧结和研磨等固态反应[27,28]获得的粉末的粒度分布可能更广。最近,Kang和Ceder[28]报告了通过固态反应制LiFe0.9P0.95O4-δ有极高的充放电倍率。可是Zaghib等人[

文档评论(0)

s4as2gs2c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