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语文第二学期二模考试试卷.DOCVIP

2008-2009学年度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语文第二学期二模考试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2009学年度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语文第二学期二模考试试卷

2008-2009学年度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语文第二学期二模考试试卷 本试题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和第Ⅲ卷(作文题)三部分。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29分) 一、基础知识与课内文章阅读(29分,1—4题每题2分,其余每题3分) 1. 下列加点字字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胚芽(pēi) 瘠薄(jí) 鳞次栉比(zhì) 引颈受戳(lù) B. 猝(cù)然 栖息(qī) 恪尽职守(kè) 恻隐之心(cè) C. 阻遏(è) 亘古(gèng) 重峦叠嶂(zhàng) 抑扬顿挫(cuò) D. 污秽(suì) 炽痛(chì) 受益匪浅(fěi) 心无旁鹜(wù)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李老师解答难题惟妙惟肖,令学生佩服。 B. 提高学习成绩的不二法门就是正确的方法与刻苦用功的精神相结合。 C. 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D. 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的供养。 3.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B.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 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 D.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从小事做起,力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 把下面句子组成一段话,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美术与电影直接用色彩和图象将人物形象诉诸观众的眼睛。 ②它塑造人物的手段是语言,与美术、电影不同。 ③而读者在欣赏这些具体的形象时,也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大脑,展开丰富的想象。 ④小说是语言艺术。 ⑤因此,小说塑造形象必须具体,否则就无法激发读者了解完整的人物形象。 ⑥小说虽然也是看的,但作家用语言来塑造形象,语言文字仅仅是传递形象的工具,是刺激读者大脑、经过读者想象再转换成形象的符号。 A. ④⑥③⑤①② B. ④②①⑥⑤③ C. ④⑥⑤③①② D. ①④⑥③⑤② 5. 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中,“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B. 余光中《乡愁》这首诗中表现时间的词语有: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四个词语在内容上交待了时间发展变化,在结构上起到的作用是层层推进。 C. 《雨说》这首诗中“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这句话表现了“春雨”为自己的奉献而喜悦、快乐的心情。 D. 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中,诗人以“舞”字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以“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蜡象”奔腾耸动,赋予雪景以生命感,是化动为静。 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完成6—8题: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赴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