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字经》教学计划()
《三字经》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二年级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对古诗词吟诵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会小组合作学习。本学期着重激发孩子对《三字经》的喜爱,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
二、教材分析: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编撰的。它的成功之处在于,虽然全书只有1140字,但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儿童记忆。
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解读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通过角色想象、情感体验等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精读中反复诵读,使他们用心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文本,获得大量的鲜活的阅读信息,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
三.教学重难点
1、灵活开放的学习氛围,把课本内外、课堂内外联系起来,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
2、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文字。
四、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三字经》,感受其韵律美和节奏美。
2、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3、初步感知中国悠久的历史、壮丽的山河,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4、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方法。
5、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
五.教学内容:
诵读《三字经》
六.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时儿问答比赛等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4.根据学生已知导入,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得出结论拓展延伸,培养阅读兴趣。这篇课文的篇幅虽然不长,但由于是古文学生不易理解课文内容。因此,教学本课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简介《三字经》的内容及特点。请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说说他们了解《三字经》的情况,会背的还可以让他们背一背,引发学习本课的兴趣。
七、课时安排
一年级国学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8、24-8、30 拓展训练 8.31-9.6 1 9.7-9.13 昔孟母、择邻处—教五子、名俱扬 1 9.14-9.20 养不教、父之过—幼不学、老何为 1 9.21-9.27 玉不琢、不成器—亲师友、习礼仪 1 9.28-10.4 香九龄、能温席—弟与长、宜先知 1 10.5-10.11 首孝悌、次见闻—百而千、千而万 1 10.12-10.18 三才者、天地人—父子亲、夫妇顺 1 10.19-10.25 曰春夏、曰秋冬—此五行、本乎数 1 10.26-11.1 曰仁义、礼智信—此六畜、人所饲 1 11.2--11.8 曰喜怒、曰哀惧—丝与竹、乃八音 1 11.9-11.15 高曾祖、父而身—乃九族、人之伦 1 11.16-11.22 父子恩、夫妇从—此十义、人所同 1 11.23-11.29 凡训蒙、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1 11.30-12.6 论语者、二十篇—讲道德、说仁义 1 12.7-12.13 作中庸、子思笔—自修齐、至平治 1 12.14-12.20 孝经通、四书熟—号六经、当讲求 1 12.21-12.27 有连山、有归藏—有誓命、书之奥 1 12.28-1.3 我周公、作周礼—述圣言、礼乐备 1 1.4-1.10 曰国风、曰雅颂—寓褒贬、别善恶 1 1.11-1.17 复习 1 1.18-1.24 复习 1 1.25-1.31 复习 1
二年级国学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8、24-8、30 拓展训练 8.31-9.6 1 9.7-9.13 复习“凡训蒙—自修齐、至平治” 1 9.14-9.20 孝经通、四书熟—号六经、当讲求 1 9.21-9.27 有连山、有归藏—有誓命、书之奥 1 9.28-10.4 我周公、作周礼—述圣言、礼乐备 1 10.5-10.11 曰国风、曰雅颂—寓褒贬、别善恶 1 10.12-10.18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榖梁 1 10.19-10.25 经既明、方读子—文中子、及老庄 1 10.26-11.1 经子通、读诸史—号三皇、居上世 1 11.2--11.8 唐有虞、号二帝—周文武、称三王 1 11.9-11.15 夏传子、家天下—六百载、至纣王 1 11.16-11.22 周武王、始诛纣—历宣幽、遂东迁 1 11.23-11.29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1 11.30-12.6 始春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