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 26.《庄子》二则 1.走近作者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但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其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2.文言知识归纳 (1)一词多义 【已】 ①鸡已乎(动词,训练完毕) ②已无变矣(副词,已经) 【为】 ①北海之帝为忽(动词,叫做、是) ②纪渻子为王养斗鸡(介词,替,给) 【德】 ①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名词,恩情) ②其德全矣(名词,精神) (2)古今异义 反走矣(古义:逃跑;今义:行走) 3.主题解说 第一则可理解为不按照规律办事,会好心办坏事;也可理解为做事不考虑后果,结果弄巧成拙。第二则可理解为要把骄傲浮躁收敛起来,把力量气势凝聚于内,才能修养到家。 4.结构图解 5.重点聚焦 (1)师:如何理解《浑沌之死》? 生:庄子用“倏”“忽”给“浑沌”开窍的故事,揭示人的自我感觉中常常带有不可超越的功利性,也就是说,庄子意在针砭人不能与万物自然相处. 庄子主张的浑沌之境是真朴的自然之道. 庄子认为顺应自然是生命真正的归宿和最高境界. (2)师:如何理解《呆若木鸡》? 生:精神内敛、修炼内功、修养到家,便能百战不殆.由此可悟出人生的大道理:人们如不断绝竞争之心,急功近利,则易树敌、彼此仇视;如能消除急于求成的竞争心理,凭实力气定神闲地战胜竞争对手,乃为上策. 6.素材积累 庄子名言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木》 【译文】君子间的交往像水一样清淡,小人间的交往像甜酒一样甘浓。 【感悟】朋友多了路好走,交朋友的时候要有所选择。为了共同进步而成为朋友,友情就会越来越深厚;为了一时的快活在一起,这样的朋友不会长久。 shū dùn qiào shěnɡ shì 共同 友好 恩情 凭着,依靠 仍然 怒目而视 精神 别的 A C (点拨:C.停止A.叫做/做 B.在/从 D.每天/天) B (点拨:B项是连词,表因果,A、C、D三项都是连词,表修饰) 6.下列句子与其他几项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 B.未也,方虚骄而恃气 C.未也,犹应响影 D.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点拨:A项属于状语后置句,B、C、D三项都属于判断句) A 7.用原文填空。 (1) ___________写出了浑沌对待倏、忽的态度。 (2)倏、忽给浑沌开凿七窍的本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有七窍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8.在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中,有不少出自《庄子》,如“螳臂当车”“望洋兴叹”等。请再写出两三个成语。 示例:沉鱼落雁、不系之舟、相濡以沫、朝三暮四、游刃有余 待之甚善 谋报浑沌之德 七日而浑沌死 以视、听、食、息 D (点拨:D.逃跑;A.恩情/精神;B.停止/已经;C.作出反应/应战)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人都有七窍,用来看(外界)、听(声音)、吃(食物)、呼吸(空气),唯独浑沌没有七窍,(让我们)试着给他凿出七窍。 (2)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即使别的鸡鸣叫,它已经毫无反应了。 1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倏忽”这个词语现在是什么意思?庄子用这两个字作为神的名字,用意是什么? “倏忽”是转眼之间的意思,庄子用这两个字作为神的名字,意在讽刺二神做事不加思考。 (2)成语“呆若木鸡”源于庄子的寓言,这个成语庄子的寓意是什么?现在的意思有变化吗? 寓意:精神内敛,修炼内功,修养到家,便能百战不殆。现在意思: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12.《浑沌之死》中包含着怎样的道理? 顺乎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13.文中当斗鸡“望之,似木鸡矣”时,也就达到了所谓“其德全矣”的境界,请你说说其中“德”的内容。 没有骄傲之气,没有盛气凌人之势,把浮躁和妄动都收敛起来,把力量和气势都凝聚于内,貌似木鸡,看似呆气,其实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