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设计史-中国部分复习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外设计史-中国部分复习资料

一、设计工艺名词解释 1.失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溶液,便铸成器物。以失蜡法铸造的器物可以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 2.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3.长信宫灯:东汉时期出土的文物,其设计为一个坐着的宫女全神贯注的双手执一盏灯为主人照明。以铜制而成,外表通体鎏金。是汉代出土的唯一人形灯具。此煤设计精巧,全灯由头部、身躯、灯座、灯盘、灯罩等六个部件组成。烟尘可随宫女手臂通向内部。部件可以折卸清洗、重装。功能设计和造型设计兼顾。 4.宣德炉: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间开始的一种制炉工艺,用暹逻国(泰国)进贡的“风磨铜”,另外加金、银、锡、宝石等30多种原料,按照宫中秘藏的宋代《宣和博古图》和《考古图》,以及汝、官、钧、哥、定各大名窑的器皿中款式典雅者设计而成。款式典雅精美,制作极其精良。 5.金银错:在青铜器上划纹,使线条细如发丝,镶嵌红铜或金银细丝,再用错石麻错平滑,称为金银错。 6.陶范:铸造青铜器的陶质模型。中国古代铸造青铜器大都用陶范﹐一般由外范﹑内范组成。内外范之间容受铜液。范上雕镂有纹饰或铭文。 7.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面不脱。 8.涂染:直接将色素涂于被染物。 9.浸染:将被染物浸渍于含染料及所需助剂的染浴中,通过染浴循环或被染物运动,使染料逐渐上染被染物的方法。 10.套染:用几种含不同色素的染料分先后两次进行浸染,从而染得由这几种色素调配而成的色彩。 11.媒染:利用载体使对纤维没有亲和力的染料色素染上纤维的方法。这种载体称媒染剂。我国古代常用的媒染剂有白矾(茜草染红)和涅(矿物染黑)等。 12.珐琅彩:清康熙时创始的彩绘瓷品种。基本为御用器,一般先在景德镇烧成白瓷,运到北京后,由宫廷画师以珐琅料绘制图案,再入窑第二次焙烧。作品精细华艳,富有宫廷艺术气息。雍正、乾隆时的水平最高。 13.斗彩:斗彩是以釉下青花为主与釉上彩色拼合成纹的彩瓷。是在明初青花五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先用青花原烊在胎体上勾画出花纹的轮廊线,我后上一层白釉,入窑烧成后,再于釉上沿青花勾线内填以黄、红、绿、紫釉等颜色,二次入窑低温烘烧。明中期的成化、弘治、正德时期,有“成化斗彩值万金”之说。是将釉上五彩和釉下青花相结合,形成釉上、釉下彩绘相互辉映的艺术效果。 14.青花五彩:以釉下青花作为一种色彩而与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的瓷器装饰技法。图案中的蓝色部分先以釉下青花描绘,上釉烧成后再用釉上彩料彩绘其它部分,最后入炉烘烧而成。盛于明嘉靖、万历时。但又与成化斗彩有明显不同,即它并不以青花为主色,只把青花作为组成整个画面的一种色彩而与红、黄、绿等色处于同等地位。 15.五彩瓷:是在烧好的瓷胎上用红、黄、蓝、绿、紫等作釉上彩绘,这些彩料以铜、铁、锰等为着色剂,绘好纹饰后再入炉中二次焙烧而成,华美艳丽。 16.螺钿:是一种手工艺品。用螺狮壳或贝壳镶嵌在漆器、硬木家具或雕镂器物的表面,做成各种有光泽的花纹和图形。也叫螺甸。 17.戗金:即在器物表面先按照设计的图案阴刻出花纹,然后再在阴纹内打金胶,上金粉,使之成为金色的花纹。 18.吹灰法:古代一种炼银技术,是往熔化金属液的表面吹入空气流,使铅氧化。由于银不会被氧化,因而可去除铅渣层,得到纯度99%以上的白银。这种方法耗能大,需时较长。 19.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是先用铜料制好器胎,再用铜丝在胎上焊出种种花纹,然后填以各色珐琅彩料,入窑烧制,再经过打磨,并在露出的铜丝上镀以金银而成。花纹精巧,风格富丽华贵,是明以来重要的工艺美术品种。 20.纳石失:元代丝织的丝织品中以织金最有名,称之为“纳石失”。元代加金织物,有金线织出和织后加金两种。 21.釉里红:是指以铜红料在胎上绘画纹饰后,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的瓷器。 22.夹缬:唐代开始流行的一种丝绸等织物的印染方法。做法是,以两块图案相同的镂空花版,将按幅宽对折的织物夹住,从两面施染,花纹对称。有的作品因多次施染,能形成多种彩色的图案。 23.蜡染: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

文档评论(0)

3wxrv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