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锐“设计师”吉利.doc
新锐“设计师”吉利
位于上海静安区的800秀创意园区,主建筑外观与北京798艺术区颇为神似,而其所处的繁华地理位置,也可能让人误以为这是哪家小众设计师品牌的专卖店。
吉利新成立的造型设计中心就隐藏在其中一栋楼的一层里。
确实,如果不注意,你很难发现它。与同楼的其他设计类公司一样,一扇不透明的玻璃门边只有一个小小的铭牌,写着这家因三年前收购沃尔沃而一时风头无量的本土汽车品牌的名字。
设计中心里面用隔断分成了几个工作区域,空间有些局促,目前还无法全部容纳吉利设计团队的30多人,以及一起工作的供应商,所以很多设计师都在吉利供应商所在的上海青浦处工作。这里的工作人员向《时间线》介绍,吉利正在浦东建设一座面积更大的设计中心,一旦建成,他们马上就会搬过去。
在吉利设计中心最大的一间会议室里,除了常规的一些投影仪、电话会议系统、写字板等设施外,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墙上那些汽车设计图了。不过,未容细看,就有两名年轻的设计师走进来把墙上的图纸揭掉了。“Peter和马总的吩咐,他们都很谨慎。”二人解释道。
他们指的是吉利集团造型设计副总裁Peter Horbury和设计总监马征鲲。
而这样的谨慎或许有道理可循。在二人的眼里,这些图纸里,不仅传递出吉利新的设计DNA,更或有可能由此勾勒出属于中国自己的汽车设计,乃至汽车文化的一幅蓝图。
中国元素
其实,吉利在上海车展上正式发布的全新中高级车型——KC概念车,正代表着吉利未来新车的设计方向,它也是Horbury和马征鲲这一全新组合上任后交出的首款作品。“KC概念车是一款有着量产车预言性质的概念车。”Horbury对《时间线》说。
目前,无论是中国汽车消费者还是本土汽车公司,更偏向于追寻欧洲汽车风格。但2011年底,Horbury全面接管吉利设计工作之际就明确提出,作为一家中国公司,要想做好,就必须要依赖中国自己的文化,并将其移植到汽车里去——就像美国和欧洲都有自己各自鲜明的汽车元素及文化一样。“我觉得我们公司将为整个汽车界带来的一个新贡献就是,把中国元素带入到汽车设计领域。”
而为其他国家的汽车公司打造一种全新设计体系,对于Horbury来说并不陌生。作为一名英国人,他最为业界所津津乐道的,就是1992年一手缔造出的ECC概念车。他将瑞典简洁、放松、实用、硬朗等等文化,抽象成鲜明的肩部设计、前凸的格栅等汽车设计元素,一改此前沃尔沃盒子般的方正形象,为这家瑞典豪华车品牌开启了一套全新的设计语言。
Horbury和马征鲲无疑希望,将这套方法论同样复制于吉利汽车上。
他们带领团队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多角度研究,比如到各处去看中国各种古桥,包括西湖的断桥、浙江的古桥,甚至是颐和园的十七孔桥。他们发现,这种流畅、平缓的造型风格,正是中国文化的绝妙体现。
不过,二人同时对《时间线》强调,虽然大量运用中国元素,但这种使用绝不会是“在车身上刻一条龙”这样刻意而张扬的方式,而是非常含蓄的、在细节之处体现中国文化——这种含蓄、和谐的感觉也是中国文化给人的感觉。
“在保留一定国际上的主流设计比例的基础上,于一些线条和造型上体现中国化的特征。”Horbury说,“这样,消费者不会觉得非常突兀和奇怪,但又能充分感受到这是中国人的车。”
KC概念车有着独特的轮廓线,车长4960mm,轴距2880mm。其车头环状格栅,灵感起源于一片落叶在湖面上泛起的波纹,“或者你也可以认为是从地球远观宇宙中的宏大画面”。
前车灯和格栅连接,形成统一的图形。格栅上缘微微的拱起,就取意于中国石拱桥的曲线。之下的格栅网格则吸收了非常传统的中国回纹的图案,且这一装饰细节,贯穿在整车设计之中。从格栅下缘的V字形的中央,两个长剑般的镀铬条伸展向两侧。轮毂辐条的设计,也暗合了中国古剑的造型。
除了外观,对于中国元素的借鉴,更明显地体现于KC概念车的内饰设计中。在仪表台上,穿行于导航屏幕上下的两条线条,灵感同样源于中国古代的石拱桥,仪表盘下侧的线条则仿照水中形成的倒影。方向盘、门内扶手、中控触摸屏,均运用了神似中国书画卷轴的镂空设计。就连座椅的缝线这一细小的地方,也融入了中国的感觉,其一改其他汽车座椅对称的形式,缝线相交的方式模仿了中国传统礼服的交叉式样。而在内饰材质方面,也选用了红木、玉石等中国人偏好的高档传统材质。
Horbury和马征鲲认为,在中国,包括吉利在内的大多数本土汽车厂商,此前的车型设计都是比较分散的,而他们希望从KC概念车开始,为吉利打造一种“家族特征”。“这不意味着每款车会长得一模一样,但大家会一看就知道是吉利的产品。”Horbury说。
吉利的设计野心
Horbury和马征鲲分别于2011年底和2012年8月加入吉利,对于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