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第7讲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非对称加密体系的思想 加密和解密算法不是互逆的。如果没有私钥,即使有公钥、加密和解密算法,也无法解密 加密 解密 密文 明文 明文 B的公钥 A B B的私钥 非对称加密示意图 RSA 算法 基于数论中的欧拉定理,它的安全性依赖于大数N的因数分解的困难性 私钥对数(N , d),公钥对数(N ,e) 发送方加密消息 C=Pe mod N 接收方解密密文 P=Cd mod N P是明文,用数字表示;C是一个表示密文的数 65mod119 41 F→6 6→F B的公钥(119,5) A B B的私钥(119,77) 4177mod119 RSA 算法示例 RSA公钥加密算法是1977年由 Rivest、 Shamirh和Adleman(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RSA最有影响力的公钥加密算法,能够抵抗已知的所有密码攻击,被ISO推荐为公钥数据加密标准。 非对称密钥密码体系的特点 非对称密码体系比对称加密方式安全性更高。 由于公钥是公开的,密钥的分发和管理简单,对有n个用户的网络,仅需要2n个密钥。 公钥可以公开发布,而密钥是保密的,只有私钥才能解密用公钥加密的数据。 非对称加密方式由于算法实现的复杂性导致其加密速度远低于对称加密方式。通常用于加密关键性、核心的数据。 使用组合的保密体系 将对称密钥密码体系的优点(效率高)和非对称密钥密码体系的优点(密钥管理简单)综合起来,形成组合保密体系。 公钥用于加密密钥,密钥用于加密消息。 使用组合的保密体系 加密 解密 加密密钥 密钥 密钥 B的公钥 A B B的私钥 明文 密文 明文 加密 解密 密钥 组合密钥 加密/解密过程: 发送方选择密钥。此密钥称为会话密钥,只使用一次。 发送方用接收方的公钥加密密钥,并将加密过的密钥发送给接收方。 发送方使用密钥加密实际的消息。 接收方使用私钥解密密钥。 接收方使用密钥解密密文。 12 数字签名 安全性的另外三个方面(完整,验证,不可否认)可以用数字签名技术实现。 数字签名是通过密码技术对电子文档形成签名,数字签名并不是手写签名的数字图像化,而是加密后得到的一串数据。 数字签名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发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解决网络中双方身份的确认,防止欺骗和抵赖行为的发生。 为了满足安全性三个方面的要求,数字签名采用非对称加密方式,即发送方用自己的私钥加密,接收方利用发送方的公钥解密。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将签名数据和被签名文档一起发送。 数字签名有两种方式: 签署整个文档 签署文档摘要 Ⅰ 签署整个文档 签署整个文档方式使用非对称加密方式签署整个文档,私钥用来加密,公钥用于解密。 * 加密 解密 密文 明文 明文 A的公钥 A B A的私钥 签名 校验 签署整个文档 Ⅱ 签署文档摘要 使用非对称加密方式加密整个文档效率非常低。 为提高效率,可以让发送方签署文档的摘要来实现数字签名。 发送方发送文件的摘要并签署它们(用私钥加密)。接收方检查文件摘要上的签名(用发送方的公钥解密) 签署摘要方式使用哈希函数的方法创建消息的摘要。不论消息长短,摘要都是固定大小(通常为128位)。 哈希函数有两个特性: 哈希函数是单向的,摘要只能从消息中生成,反之则不行。 哈希函数是一一对应的,两份消息不会创建相同的摘要。 摘要被创建后,用发送方的私钥加密,然后将加密的摘要附在原始消息之后发送给接收方。 接收方接收到原始消息和加密的摘要,首先将这两项分开,然后对消息运用相同的哈希函数创建第二份摘要。同时使用发送方的公钥对收到的摘要进行解密,如果两份摘要相同,则安全性的三个方面得到保证。 签署文档摘要图示 解密 A的公钥 B 消息 A A的私钥 比较 哈希函数 摘要 加密 签名摘要 消息加签名摘要 哈希函数 摘要 摘要 总结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性 计算机病毒传染的途径 预防和消除计算机病毒 加密/解密的概念 数字签名的概念 * *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 * ISO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 OSI中的层 功能 TCP/IP协议族 应用层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虚拟终端 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表示层 数据格式化,代码转换,数据加密 没有协议 会话层 解除或建立与别的接点的联系 没有协议 传输层 提供端对端的接口 TCP,UDP 网络层 为数据包选择路由 IP,ICMP,RIP,OSPF,BGP,IGMP 数据链路层 传输有地址的帧以及错误检测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