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红外(二,3)答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红外光谱(二) 2. N-H弯曲: 面内弯曲: 面外弯曲: 900~650 cm-1 3. C-N伸缩: υ C-N伸缩振动的峰位与υC-C相近,由于C-N键极性较强,此峰吸收强度比υC-C键强,但不如υC-O。 υ C-N: 脂肪族:1280~1030; 芳香族:1360~1250 1-己胺 你能分辨哪些峰是来自NH2基团? 谱图解析——1-己胺 3390cm-1, -NH2反对称申说振动峰,一般NH2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峰的位置:3300±100cm-1。比OH的伸缩振动峰的强度要弱很多。 谱图解析——1-己胺 3290cm-1,-NH2对称伸缩振动峰。仲胺只有一个伸缩振动峰,叔胺没有N-H伸缩振动峰。 谱图解析——1-己胺 1613cm-1, -NH2剪刀弯曲振动峰。一般来说,NH2的剪刀弯曲振动峰的位置在1615±15 cm-1。对于仲胺和叔胺来说,不出现这个峰。 谱图解析——1-己胺 797cm-1,-NH2摇摆振动峰。仲胺出现一个相似的摇摆振动峰,但是叔胺不存在摇摆振动峰。 谱图解析——1-己胺 说明: (1)形成铵盐 苯胺成盐后,NH2基团的νNH2,δNH2以及芳C-N伸缩振动νC-N的谱带消失,出现NH3+的特征峰: (i) ~3000cm-1强宽峰:NH3+的νs, νa。此处被石蜡油的CH3, CH2谱带所覆盖。 (ii) 2606cm-1,2014cm-1 :中~弱谱带,NH3+的倍、合频, (iii)1602、1495cm-1谱带:δNH3+,与苯环νC=C重叠。 注意:当形成内盐时也具备以上特征,如邻氨基苯磺酸中NH2基团可与邻位-SO3H基团形成内盐。 (2)产生氢键缔合 当伯胺与羟基形成分子内或分子间氢键缔合时, νNH2的峰位和峰形改变很显著,其νNH2往低波数位移,在3390~3280cm-1范围出现两个非常尖锐的谱带。通常高频侧峰3390cm-1,低频侧峰3280cm-1,且高频侧峰强于低频侧峰,非常特征。 741邻位取代特征 νNH2: 3376,3300 νNH2: 3340,3280 826,对位取代特征 (二)酰胺 1. N-H伸缩振动:与胺类相近。 特征区分→ 2. νC=O伸缩: (酰胺 I 谱带) 游离伯酰胺: ~1690cm-1; 缔合: 1650cm-1; 游离仲酰胺:~1680cm-1;缔合:1680~1630cm-1 游离叔酰胺: 1670cm-1~1630cm-1 3. N-H面内弯曲振动(δNH2、 δ NH ): (酰胺 II 谱带) 游离伯酰胺δNH2 : 1620~1590cm-1; 缔合: 1650~1620cm-1; 游离仲酰胺δNH :1550~1510cm-1;缔合:1570~1515cm-1 4. C-N伸缩振动: (酰胺III谱带) 伯酰胺 : 1400cm-1(W);仲酰胺:~1290cm-1; 5. N-H面外弯曲振动: (酰胺V谱带) ~700 cm-1处,峰宽而强 3270:V三CH ,VN-H ; 3047: VAr-H; 2111: VC三C; 1640: VC=O; 1598,1445: VC=C; 1539: δN-H 1322: VC-N; 1268 :δ三CH; 763,696:苯环单取代 酰胺 II 带 酰胺 I 带 酰胺III带 第五节 红外光谱解析方法 一、红外光谱解析一般程序 鉴定已知化合物: (1)观察特征频率区:判断官能团,以确定所属化合 物的类型。 (2)观察指纹区:进一步确定基团的结合方式。 (3)对照标准谱图:验证。 1390cm-1,-CHO弯曲振动峰,一般范围:1395±10cm-1。这个峰的倍频峰是醛基C-H伸缩振动峰的费米共振。 谱图解析——己醛 丙醛 苯甲醛 3.酰氯 :酰卤中?C=O 吸收位于高波数端,特征,无干扰。 诱导效应使吸收峰→高波数区 酰卤中?C=O 吸收位于高波数端,特征,无干扰,(乙酰氯1805)。 4. 相关峰 虽然各类羰基νC=O分别在较窄的波数范围内很特征,但仅依靠羰基频率νC=O来鉴定酮、醛、羧酸及酯等化合物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其它特征峰-----相关峰作为佐证。 (i)酮的相关峰 酮的νC=O1715cm-1是强峰,它没有其它较特征的相关峰。 C-(CO)-C 的νC=O脂肪族的相关峰在1100cm-1,常受指纹区其它峰干扰。大多数芳香酮在该谱带~1300cm-1 ,通常在1260cm-1可作为芳酮的佐证。 (ii)醛的相关峰 醛羰基的νC=O1725cm-1是强

文档评论(0)

a5522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