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對祁连山高寒金露梅灌丛草甸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docVIP

放牧對祁连山高寒金露梅灌丛草甸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放牧對祁连山高寒金露梅灌丛草甸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PAGE 2324 生态环境 第17卷第6期(2008年11月) 盛海彦等:放牧对祁连山高寒金露梅灌丛草甸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PAGE 2323 生态环境 2008, 17(6): 2319-2324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野外台站研究基金项目(2006) 作者简介:盛海彦(1967年生),男,副教授,硕士,从事资源与环境生态研究。E-mail: xnshy26@ *通讯作者:曹广民(1964年生),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壤生态研究。 收稿日期:2008 放牧对祁连山高寒金露梅灌丛草甸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盛海彦1,李松龄2,曹广民3* 1.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3;2.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 3.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 西宁 810001 摘要:以祁连山北支冷龙岭东段南麓的甘柴滩夏季牧场集体长期混合(藏系绵羊、牦牛)放牧的高寒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草地为对象,采用平板涂抹分离法和氯仿熏蒸法对不同放牧压力梯度下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和土壤微生物碳、微生物氮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压力梯度下,金露梅灌丛和丛间草地土壤微生物以细菌占绝对优势,放线菌和真菌较少,垂直分布明显;随着放牧压力梯度的增加,金露梅灌丛和丛间草地,0~25 cm土层中的细菌、放线菌、真菌及微生物碳和微生物氮数量呈降低趋势,其降低程度与放牧压力梯度呈直线正相关。与无放牧金露梅灌丛相比0~25 cm土层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最大降幅分别为49.64%、37.76%和46.64%;金露梅灌丛土壤微生物碳量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变化为0.85%~0.43 %,微生物氮占土壤全氮的0.90%~1.11%,微生物量对土壤营养库的贡献率较低;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有机质呈显著线形正相关;土壤细菌数量和土壤水分呈显著线形正相关。 关键词:金露梅灌丛;放牧;土壤微生物碳 中图分类号:S1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8)06-2319-06 青藏高原是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草甸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是青藏高原主要的夏季牧场之一[1-2]。全国总面积102469 km2[3],它广布于青藏高原东部海拔3200~4500 m的山地阴坡、半阳坡、潮湿滩地及高海拔的山地阳坡,它不仅是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也是很多珍贵野生动物的栖居地。它的存在及其系统的稳定对于青藏高原及相邻干旱地区的水分和热量平衡具重要的生态学意义[3- 草地植被作为可再生最廉价的自然资源,早已被人们放牧利用。放牧不仅可以改变地表覆被状况、草地的形态特征、生产力、草场演替方式[5],还可以影响土壤养分的循环、土壤微生物的活动[6-7]。长期以来受数量型畜牧业政策和当地文化传统的影响,金露梅灌丛草甸处于严重的超载过牧状态,草地退化严重[8]。高寒地区气候寒冷,水热条件严酷,生态脆弱,破坏后难以恢复。不少学者对高寒灌丛草甸在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进行研究[9-12]。由于,土壤微生物对环境变化很敏感,能够较早地指示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13],通常被用于评价土壤环境状态,因此,本文对不同放牧梯度下金露梅灌丛和丛间土壤微生物及微生物生物量进行研究,以期为高寒草甸的退化机理的研究和退化草地的恢复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自然概况 试验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的甘柴滩进行,地理位置为37°39′56″—37°43′26″N,101°19′39″—101°22′27″E,其地形是祁连山北支冷龙岭东段南麓的洪积扇。高原大陆性气候,冷季寒冷、干燥、漫长,暖季凉爽、湿润、短暂。年均气温-1.7 ℃,最暖的7月和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9.8 ℃和-14.8 ℃;年降水量约580 mm,主要集中于5—9月,占年的80%,年蒸发量1 160 mm 左右。植被为金露梅灌丛草甸,群落总覆盖度达60%~90%。群落结

文档评论(0)

sfk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