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緒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緒論

第一節 誰的歷史 一、外力主導的臺灣史 1.外來文化主導下的忽略: (1)忽略缺乏文字表現的原住民 。 (2)嚴重的漠視漢人社會中下階層的活動。 2.有權力的外來統治者扭曲、隱藏真相: 透過教育體系將偏頗的歷史教育給下一代,使得 臺灣人對自己的歷史產生錯誤的認知。例如原住 民的活動消失,荷蘭、西班牙的殖民一筆帶過, 清代移民社會的衝突看不到,日本在臺灣的建設 被掩蓋。因此臺灣史呈現嚴重的斷裂。 歷史小百科1:對歷史的扭曲 圖1-1 在歷史中常被忽略的原住民(日治時期) 二、歷史思維的變遷 1.新史學觀重視多元文化、大眾文化與下層社會: (1)弱勢族群與階級的地位愈來愈受到重視。 (2)本土文化為思考的歷史逐漸成為主流。 2.推動本土化的教育: (1)民國80年代民主化以後,在重視本土文化之世界潮流與選票考量的推波助瀾下,本土化的教育才得以落實在政府施政。 (2)民國82年起,將鄉土教學納入正式課程,86年將「認識臺灣」納入課程中,89年9年一貫課程中再加強對臺灣的相關認識。 歷史小百科2:本土歷史教學的推動 圖1-3 民主化後以臺灣為主體的國中歷史課本 三、誰的臺灣史 以歷史分期 (1)一般可分為「荷治時期」、「鄭氏時期」、「清 領時期」三時期。 (2)衍生問題: A.這三個時期卻忽略台灣原住民。 B.空間的問題,臺灣史應該以哪個地區為範圍? 金門、馬祖或澎湖?不同地區的歷史發展明顯 不同 。 圖1-7 以地理空間看臺灣史 四、空間與時間結合的史觀 以政治地理空間來回溯各族群的活動 (1)國際潮流而論,近代以來各國領土劃分大致明 確,國內人民的歷史思維也逐漸趨向以地理範 圍為準。 (2)臺灣在國民政府的政策下,長期以來歷史都是 以漢文化為本位,但最後仍難以抵抗本土化的 浪潮。人民的思維都愈來愈趨向以臺灣為主體 的概念。 歷史小百科3、4:本土化、臺灣多元族群 五、以臺灣為主體的歷史 在探討臺灣的歷史時,因為有不同的文明、族 群、以及外來政權不斷進入,在這塊土地上, 經歷衝突、融合、並存的過程,透過了解這些 現象對現今的影響,只有拋棄傳統邊陲文化思 考的概念,轉而以臺灣為主體,才能真正建立 起屬於臺灣的歷史。 圖1-11 各種不同文化匯合下的臺灣 第二節 世界中的台灣 一、臺灣中心的地理視野 1.長期以來的台灣:以陸地為主體的地圖將臺灣置於 歐亞大陸東南的一角。 2.改變地圖中心點後的台灣: (1)以臺灣為中心東西向觀察時,臺灣正好位在全球 最大陸塊與最大海洋的交會點。南北向觀察時,臺灣 則位於西太平洋島弧的中心,成為東北亞與東南亞連 結樞紐。 (2)臺灣成為南島語族躍向海洋的第一站,荷蘭北上拓 展貿易的據點;鄭氏進攻中國大陸的基地;清帝國東 南沿海的屏障;日本南進政策的前哨。 歷史小百科5:西太平洋島弧 圖1-14 新視野的臺灣 影片欣賞: 台灣與大陸相連 直立或橫躺的臺灣 二、南島語族與臺灣的連結 1.傳統上臺灣原住民被分為平埔族與高山族 ,從文 化與血統來看,平埔族與高山族多屬於南島語族。 2.研究顯示,臺灣很可能是南島語族的形成地,至 少也是由大陸向海洋拓展的第一個據點。 3.部分南島語族在約距今二千年前又自東南亞回流 臺灣,形成臺灣既是他們的原鄉又是新移民地區 的現象。 歷史小百科6:南島語族 影片欣賞: 台灣與南島語系 圖1-17 南島語族的分布與擴散 三、漢民族與臺灣的連結 1.早期中國文獻對臺灣的稱呼 : (1)不確定是否專指臺灣:秦漢時的「瀛洲」、 「東鯷」,三國時的「夷洲」、隋代「琉求」、 宋代 的「流求」或「毘舍耶」 。 (2)明確記載:宋代明確記載由漁民定居澎湖、明 代 的「東番」、「大員」。 2.漢人移民與文化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成為今日臺 灣歷史遺產最重要的一個部份。 歷史小百科7:中國在澎湖設官 圖1-19 明代地圖中的臺灣 四、臺灣與世界的連結 1.西元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瓦沙科?達?伽馬 (Vasco da Gama)繞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人類歷 史進入了大航海時代。 2.十六世紀中葉,葡萄牙人北上日本時經過臺灣, 後來把臺灣命名為「福爾摩沙」(Formosa),也就 「美麗的地方」之意,從此臺灣就躍上的國際舞 臺。 3.新東西洋航路的開闢,讓臺灣成為國際競逐的對 象,日本、西班牙、荷蘭、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