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單】單元國語與戰國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學習單】單元國語與戰國策

【學   習   單】    單元:國語與戰國策 ※國語與戰國策之比較 國        語   戰     國     策 背景 時代 作者 異稱 卷數 範圍 內容 體例 注釋 考訂 無 北宋僅剩十一篇,曾鞏訪士大夫家復完 價值 備註 國語與左傳之比較                                                                                                                                                                                                                                     試寫出中國三部說話書寶典                                         【國語】 背景   春秋為中國歷史上動盪之時代,社會處於劇烈變動代。國語作者「因聖言以攄意,托王義以流藻」,採錄周穆王以來至智伯滅亡五百餘年間之重大事件,將各歷史人物之言辭、議論和對話彙錄起來,以警醒當世、啟發後人。  異稱   秋春外傳(《漢書?律歷志》稱之)。 作者   1.司馬遷云:「左丘失明,厥有國語」,認為出於左丘明(盲左)之手;稍後之班固亦持此說。 2.清代康有為《新學偽經考》謂其為劉歆偽作,然多臆斷而無實據。   3.應成書於戰國初期,而作者為一位熟悉各國歷史及掌故之學者。 內容   國語一書共二十一卷,分八國記事,主要集中於春秋時代(周穆王十二年至 周貞定王二十六年,共五百三十九年)。每國史事又依時間順序編排,所記 各國史事之起迄時間及記載方式自成系統,且前後史事多互不連屬。  (1)周語三卷:排於最前,記事始於穆王,終於敬王。 (2)魯語二卷:始於莊公長勺之戰,終於春秋末年。 (3)齊語一卷:專記管仲輔佐桓公稱霸之事。 (4)晉語九卷:篇幅幾占全書一半,始於武公,終於昭公,內容極為豐富,       故有人稱國語為「晉史」。 (5)鄭語一卷:僅記桓公子史伯對話。 (6)楚語二卷:始於莊王,終於白以之亂。 (7)吳語一卷:記夫差與勾踐之事。 (8)越語二卷:亦記夫差與勾踐事,然寫法不同,材料來源有異。 注疏 今傳者為三國吳韋昭注二十一卷最通行。 價值   依國記事,為我國「國別史」之祖。 補充   1.國語所記二百四十餘事,約有三分之一為左傳所無,另外三分之二之事與左傳相重複。   2.國語與左傳所記史事年代相當,兩書內容又多有關聯,且傳為同一人所作,故自漢代始即有左傳為「春秋內傳」、國語為「春秋外傳」之說法。 3.國語所記史實多與左傳不同,且二書著作態度亦不同。左傳著重於記載史實,國語則著重於勸善。   4.左傳記事豐富而具體,國語則對話風趣,對人物性格有細緻之刻畫。 【戰國策】 背景   戰國時期為中國社會由奴隸制度轉向封建制度之時代,舊日生產關係瓦解,新興封建勢力崛起,進而形成國與國、一國內部間之尖銳鬥爭及矛盾,於是在戰國中後期,形成一波又一波之合縱連橫活動。戰國策將此一百多年間史事予以記述,而縱橫家們之言論及活動更是書中極力渲染及刻畫之物件。 定名   戰國策所載多屬戰國策士遊說之事,非一時一地之作品一人之作品,各篇作者至漢代已不可考,且內容脫誤錯亂,書名亦分歧,有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等稱謂。西漢末年,劉向進行全面校訂及整理,因全書主要記錄「戰國時代游士輔國謀畫之策」,故訂定命名為戰國策。 考訂   戰國策傳至北宋,已散佚不全,據《崇文總目》所載,僅存十一篇,曾鞏乃訪原書於士大夫家,加以校訂,而後三十三篇復歸完整。 內容   1.凡三十三卷。其體例與國語相類,出於戰國策士之手而作者不一。記載春秋以後,至楚漢之起,約二百五十年間之史事,是一部戰國時代縱橫家之言論總集,亦是貫串縱橫家思想之戰國時代史料彙編。       2.分東周、西周、宋、衛、中山、秦、齊、楚、燕、韓、趙、魏十二國記事,並以時間順序排列。 特色   戰國策之文字別具風格,委婉善諷,氣勢縱橫;又能練達人事,曲盡人情, 為成就非凡之歷史散文,為後世稱許之一部優秀說話書。 注疏   東漢高誘始為之注(實姚宏校本),然已多亡佚。清黃丕烈重刊姚氏本較佳。 【國語與國策】 國             語 戰       國      策 作者 相傳左丘明作(存疑) 非一人一時一地之作 卷數 二十一 三十三 時代 春秋 戰國(春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