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_《为人民服务》概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答第三题,引出第四题 * 解答第三题,引出第四题 * 解答第三题,引出第四题 * 毛泽东简介 ?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笔名子任。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1893年12月26日生于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就读于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即开始革命活动,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职。平生于政务、军旅之暇,喜爱诗词、书法,用功尤勤,造诣甚深。 毛泽东与演讲 毛泽东非常擅长演讲,他的演讲教育了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而他自己在青年时期也曾受到演讲宣传的强烈影响。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以后,湖南宣布了戒严令,政局迅速改观。有一天,一个革命党人得到校长的许可,到中学来作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演讲。当场有七八个学生站起来,支持他的主张,强烈抨击清廷,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建立民国。会上人人聚精会神地听着。受这次演说的影响,毛泽东决心参加革命军。 张思德(1915-1944)四川仪陇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长征到延安后任中共中央警卫团战士。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 本文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本文属于议论文。) hóng 鸿毛 鼎 铭 追悼会 哀 思 dǐng míng dào āi sī 按不同查字法的要求填空。 “鼎”用部首查字法就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 )。“鼎”字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 ②大力; ③正当、正在。“鼎力相助”中“鼎”的意思是( );“鼎盛时期”中“鼎”的意思是( );“人声鼎沸”中“鼎”的意思是( )。 思考: 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主题讲了哪些内容? 文章内容 第一段: 指出我们党所领导的军队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第二段: 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文章内容 第三段: 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第四段: 指出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第五段: 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思考???? 本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我们应该追悼他,学习他,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12、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演讲人:毛泽东 听众:根据地军民 背景:张思德为革命牺牲,送葬的追悼会。 中心 为人民服务 一、张思德是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队伍的一员。 引证 内容 论证方法 二、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 三、我们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四、为人民利益而死,死得其所。 五、号召要追悼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人。 道理论证 事例论证 对比论证 语言: 准确、鲜明、逻辑严密、感情真挚 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 (第三段) 1、这段是围绕哪句话论述的? 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2、是怎样围绕这句话论述的? 通过举例(李鼎铭提出”精兵简政“的例子)加以论述。 第一句讲有了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第三句讲凡是符合“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这个条件,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 3、每句说的是什么? 这段话一句紧扣一句,层层递进联系非常紧密。先讲不 怕批评再讲不讲究批评的对象和方式方法。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第二段) 1、中心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 先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再具体讲什么样人的死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3、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小结:这一段是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观。 (第四段) 1、“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解放全民族,完全、彻底为人民服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