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学前儿童性和社会性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讲 学前儿童性和社会性发展

第十讲 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研究表明,7岁以前的儿童对自己的描述仅限于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喜爱的活动等,不能正确地描述内部的心理活动。 (二)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 (1)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年龄特点: 3岁的幼儿自我评价能力还没有表现出来; 3岁半~4岁是自我评价发生转折的重要时期; 5岁儿童绝大多数都能进行自我评价。 (2)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 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 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从带有极大主观情绪性的自我评价到初步比较客观的评价。 (3)必须指出的是: 在整个学前期,儿童对自己的评价的能力还很差,成人对儿童的评价在儿童个性的发展上有着重要作用。 (三)学前儿童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 (1)自尊感的意义 是最重要的情绪体验 自尊感具有自我评价意义,它影响人们对自我价值的评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自尊感受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的满意程度的影响。 (2)学前儿童自我情绪体验发展的年龄特征 3岁的幼儿自我情绪体验还没有表现出来; 4岁是自我情绪体验发生转折的重要时期; 5~6岁儿童绝大多数都能进行自我体验。 3岁开始出现自尊感,4岁时则有很大发展,自尊感稳定于小学。 (3)幼儿自我情绪体验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由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愉快、愤怒等等)向社会性的情感体验(委屈、自尊、羞愧等)不断深化与发展; 易受暗示。 (四)学前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 (1)学前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年龄特征 3~4岁的幼儿自我控制能力还没有明显表现出来; 4~5岁是自我控制发生转折的重要时期; 5~6岁儿童绝大多数都能进行自我评价,但总的说来还很弱。 (2)麦克拜(1980)区分了四种自我控制活动: 运动抑制,即学会停止,抑制某些行动; 情绪抑制,即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认知活动的抑制,即由冲动型(6岁以前)转变为熟虑型(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延缓满足,为了更大利益而学会等待,放弃当前的报酬。 [注意] 自我意识的各种因素的发展速度与程度是不同的:自我评价能力高于自我情绪体验、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与自我情绪体验发展速度比较平稳,而自我控制能力发展则表现出明显的跳跃, 在5岁左右变化最大。 二、道德认知的发展 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品质又称品德,是个体依据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点。 早在婴儿期,儿童忆能初步地理解“好”与“坏”,这是最早的道德认识。 (一)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研究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认识是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 他把道德认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判断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自律道德阶段或道德相对论阶段。 1.前道德判断阶段(1-2岁) 年幼的儿童的行为直接受行为的结果支配,无所谓道德不道德。 2.他律道德判断阶段(2-8岁) 儿童的道德以服从成人为特征,固也叫服从阶段,包括自我中心阶段(2-5岁)和权威阶段(5-8岁)。自我中心阶段的儿童强调个人的存在和意见;权威阶段阶段的儿童对行为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认为规则是不可变的,是由(外在的)权威所给予的,在进行评价时总抱有极端的态度。 3.自律道德阶段(8-11、12岁) 儿童的道德以平等为特征。能理解规则可以是经过集体协商来制订或改变,行为规范被内化个人的行为准则,对从动机和行为两个方面来判断行为是否道德。(入学以后) 反对意见: 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5~10岁的儿童对动机的理解比皮亚杰所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见P248) (二)中国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 李伯黍(1982)的研究与皮亚杰的研究基本一致,但其由不成熟判断转化为成熟判断的年龄,普遍早于皮亚杰的提出的年龄。 三、侵犯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一)侵犯行为 1.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的行为。可以是身体侵害、言语攻击、也可以是对别人权利的侵犯。 2.侵犯行为的种类 工具性侵犯,以获得自己所渴望的东西为目的,以侵犯他人的为手段; 敌意性侵犯,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如报复、支配等。 3.有关侵犯行为的理论 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侵犯是死亡本能的表现。 生态学理论认为,侵犯是是人的基本本能,这种本能是进行的结果。它可保证物种的生存与繁衍。 新行为主义认为,侵犯是挫折的结果。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侵犯是通过强化与观察学习习得的。侵犯行为得以保持的条件是:具有工具性(能达到一定的目的)、得到了社会强化、是自我保护的手段、侵犯者进行了自我强化。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侵犯是是认知加工的结果。当人们将他的行为解释为“带有敌意”时,会产生侵犯行为。 4.学前儿童侵犯行为发展的年龄特征 2岁前的儿童

文档评论(0)

fpiaovxing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