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认知? 1)了解人身权的含义、内容以及民法通则有关保护人身权的规 定,懂得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 2)了解我国法律对公民财产权的相关规定,了解国家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和对侵害财产权的惩处措施; 3)了解公民在家庭中的责任,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义务。 2.情感态度观念 通过理解保护人身权的有关法律规定以及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增强依法保护人身权的意识,崇尚公平正义; 自觉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利,增强依法保护自身财产的意识; 增强责任意识,热爱家庭,承担力所能及的事情。 3.运用 学会自我保护,提高维权意识,逐步培养自我防范的能力,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尊重他人的人身权; 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财产权。 1.教学重点? 积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 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权。 2.教学难点? 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 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权; 3、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1、民事关系概述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1)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财产关系是指在物质资料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以财产为直接内容的经济关系。 eg:财产的占有和支配?民法中的所有权和知识产权; 财产的交换和分配?民法中的债权、合同制度、继承权等。 (2)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人身关系是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而又 不具有直接财产内容的社会关系。人身关系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 人格关系是指因民事主体之间为实现人格利益而发生的关系。 人格利益是指民事主体的生命、健康、姓名、名称、肖像、名誉等利益,在法律上体现为人格权。例如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等。 身份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因彼此存在的身份利益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身份利益指民事主体之间因婚姻、血缘和法律因素而形成的利益,在法律上体现为身份权,亲权和监护权等。 2、民法的基本原则(P114-115) (1)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 (2)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3)保护自然人、法人合法权益的原则 (4)禁止民事权利滥用的原则 刘某违背了民法的公平原则 李某父亲生前留下几本邮票。李某由于对邮 票不感兴趣,一直想处理掉。一日,李某的朋友 刘某来吃饭,刘某也是一个集邮爱好者,他随即 表示愿意全部购买,最后俩人以5000元成交。事 过不久,李某从父亲生前的朋友处得知,他父亲 所留的邮票中,有七张相当珍贵,可能每张都值 10000元。 曹某违背了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 曹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 别墅,当他得知有一栋大楼将 要建设,从此别墅不能再眺望 海景时,就将别墅卖给想得到 一套可以眺望海景房屋的徐某。 3、民事主体 民事主体:指在民事活动中,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人。 我国民事主体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包括公民、法人,还包括其他可以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非法人组织和国家。 (1)公民 是指取得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我国国籍的人都是我国的公民。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是公民从事民事活动的两个资格或先决条件。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公民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确认的公民通过自己的独立行为进行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民法通则》根据公民年龄、智力水平和精神健康状况,将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 A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6周岁-18周岁,18周岁以上) B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18周岁) C 无民事行为能力。 (10周岁以下;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超市该不该退货?为什么? 周某,现年9周岁,看到很多中学生用MP3听音乐, 很是羡慕。有一天趁父母不在家,从家里拿了500元去 家附近的超市买了一款MP3,父母回家后批评了周某的 行为并去超市要求退货。 付某7岁的儿子小强平时非常淘气,经常用石头砸别人的窗户, 攀摘树木花草等。一日,当小强在马路边玩耍时,遇见有人用三轮车拉着镜子。邻居萧某见状说:“你有本事把那个镜子砸碎,算你厉害。”小强听完当即就拿起石头砸过去,结果致使价值400多元的镜子被砸碎。???? 事后,镜予的主人找到付某要求赔偿,付某支付了相当的价款 。但随即得知小强乃萧某唆使,便要萧某赔偿。萧某说,自家小孩调皮惹祸当然由自己负责,以此拒绝赔偿。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宣告失踪是指公民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满2年,经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
文档评论(0)